韦珍长
云南省临沧市农业学校 677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动物饲养业也得到了发展。畜牧业的饲养过程逐渐趋向科学化。基于此,本研究对动物营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动物营养应用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动物营养;影响因素;应用
1.引言
动物营养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领域,随着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影响动物营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不同营养素的影响,也包括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动物营养的应用研究也应该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动物营养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动物的生长和健康。
2.动物营养影响因素分析
(1)动物营养影响因素内容分析
为明确动物营养因子的作用效果,畜牧业管理人员需要从饲养条件、饮食条件和动物生长因子等方面,根据动物生长条件来提高其吸收能力和免疫动物促进动物健康成长,是决定动物营养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这不仅有利于有效降低动物死亡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动物饲养行业的经济效益[1]。因此,对动物营养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影响动物营养的重要因素。建立科学的动物营养模型,有助于减少影响动物营养问题发生的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动物营养的因素通常是具有综合性的,他们对动物营养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对其到来的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别性。畜牧业经营者必须综合考虑在饲养动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同因素。分清主次,针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视不同营养素的吸收程度、以及饲养条件所带来的影响。此外,这些影响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在不同因素组合的情况下,对动物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情况相对复杂。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单一因素的研究。
(2)营养物质带来的影响
不同营养素对饲料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首先,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质是脂肪,它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和储存库。脂肪在动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有效的维持动物体温,并对动物的各种活动起到支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动物所需要的脂肪不应过高,动物对脂肪的需求因生长阶段而异。此外,维生素E在饲料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有效地提高动物对病原菌的抵抗力,特别是在动物生长阶段,需要适量的维生素E。
(3)动物饲养管理方式带来的影响
由于饲养方式是影响动物吸收养分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可能导致动物饲料消耗的减少。饲养员在饲养过程中会出现喂食时间过长的问题,因此会遇到与他们所吃食物的数量和类型有关的问题,从而使动物易受营养吸收能力等情况的影响。这极易引起动物应激现象,引起腹泻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4)饲养环境带来的影响
饲养动物的环境条件是影响动物吸收养分的关键因素。在动物生长过程中,其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更新是影响动物营养的重要过程,而饲养条件则会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影响动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实际功能。恶劣的饲养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病原菌或细菌对动物健康的损害,动物在不健康的物理条件下吸收营养物质自然不会产生好的效果。饲养者未能科学改善动物饲养条件,可能导致细菌在动物体内传播和传播。
在动物消毒过程中,应注意动物的个体隔离、疾病的预防和护理,为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养殖户应加强在养殖管理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使用的养殖设备,往往没有及时消毒,很容易导致动物菌落总数的增加和动物耐药性的增加。
(5)动物体内的免疫细胞
运用现代化的封闭饲养方式导致动物淋巴细胞免疫低下,由此产生动物死亡率相对较高的问题,并且同时造成动物微生物过多等现象。动物免疫细胞缺乏活力会使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大量损失。动物饲养者应认真执行所有动物疾病预防程序。在引进现代化的动物免疫程序时,应优化科学有效的动物疾病预防免疫程序,有效降低动物免疫系统[2]。考虑到不同种类动物的身体状况。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动物疾病的损失,防止动物寄生虫的发生,养殖动物栖息地的污染也很容易导致动物体内微生物的超标,对动物的营养产生不利影响。
3.动物营养应用研究
(1)营养应用模式建立研究
影响营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有必要针对动物对营养素的吸收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制定动物营养素的有效应用模式。为提高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需要建立科学的体系。同时,加强和完善有关动物营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考虑到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动物的生长,制定指导我国饲料工业行为的趋同模式和标准。饲养者必须提供高质量的食物,同时确保动物获得营养添加剂。为了应用科学的饲料管理模式,应建立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营养监管体系,使营养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并为防止动物营养不良和死亡问题,加强动物免疫功能建立理想的应用营养模型。同时,应考虑不同动物品种的个性特征和不同阶段动物的营养需求,并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动物营养的应用方式。
(2)营养物质应用研究
针对应用营养的研究应该具备更完善的处理和更具差异性的应用模式,例如,由于动物物种本身所具备的多样性特征,所以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当面对不同物种时,脂肪的应用方式不同[3]。当然,维生素E的剂量也不例外,它们在饲料中的使用更难控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营养素是动物的基本要素,但不同的动物品种、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动物的健康状况需要不同的营养素,具体的研究需要根据目前的饲养状况进行评估。
(3)改善饲养环境应用研究
饲养环境对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对饲养动物环境的消毒管理,应根据动物的特征,合理进行动物的饲养环境优化。首先,必须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防止动物受到病原体的侵害。此外,动物管理者应科学地对动物生长介质进行消毒,有效地预防动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应排除动物饲养场的空气污染,确保动物饲养环境空气的流通性。在选择养殖环境时,应根据动物的不同习性,以最适合动物生长的标准作为衡量因素,促进动物更好地吸收营养。
4.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动物营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需要不断改进,综合各个因素带来的影响,平衡动物营养的吸收,以促进动物生长。
参考文献:
[1]卢德勋. 动物营养学科发展在战略方向上的重大突破:构建动物健康营养理论和技术体系及其实际应用[J]. 动物营养学报,2021,33(01):1-12.
[2]史良,张海峰. 实验动物饲料营养特点及质量影响因素[J]. 实验动物科学,2019,36(06):69-72.
[3]吕佳颖,李发弟,李飞. 幼龄反刍动物纤维营养需要与影响因素[J]. 动物营养学报,2017,29(07):2261-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