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莹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第三小学 525300
摘要:小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民主的教学方法。文章以此为前提展开了调查,确定目前小学教学当中的问题: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的道德意识,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师权威和专业性。然后从教师的文化,制度和个人方面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小学教师课堂教育的道德水平,营造和谐学校教育的道德氛围,加强小学教师的教育和管理等强化小学教学过程当中师德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师 教学道德 教师课堂
一、前言
小学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萌芽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可以更加尊重小学生,关注,正确教学,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本研究的目的是唤起教师的道德意识,使他们意识到教育基本上是一种道德活动。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尊重,关注和正确的指导,以提高道德水平的教师,特别是在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师德问题——以A学校为例
(一)小学教师课堂教学道德的现状调查
1.调查目的
本文从“教师尊重学生”,“教育内容的教育价值”和“民主教育学”三个方面设计了教师问卷。还提到了调查问卷的设计。准备问卷的基本要求,以确保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调查对象
调查问卷以A小学的现任教师为基础。共发放问卷120份,收集112份,其中有效问卷110份。其中,教师不足5年,教师20人,教师5人,教师5人,教师30人,教师11-12岁,教师20-44岁有22位老师。文科老师和46名教师。另有10位音体美老师。
(二)小学教师课堂教学道德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课堂教学道德意识
通过研究和分析,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和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道德意识。许多教师仍然认为教育是一项科学和技术活动。他们更加关注改善知识教育的方式和策略,却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习惯于从科学和效率的角度思考教学。许多教师甚至认为,只要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就相当于完成整个教育活动。事实上,教师需要从道德的角度考虑教育态度,内容和方法的各个方面。
2.教师存在较强的权威意识
通过目前的调查,教师权威感的主要表现在于,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是班级在课堂上的主要角色,并认真协调班级的各个方面。教师通常建立自己的权威,以确保课堂秩序,更好地管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
3.教师的道德素养率不高
通过调查,教师课堂中的另一个道德问题是教师的道德素养率不高。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置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学的重要保证。
(三)小学教师课堂教学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1.文化方面
教师在教师职业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教师对深层文化传统的影响或多或少具有权威性。他们不相信学生具有相同的主观地位,他们应该在老师的控制下学习。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教师可以惩罚学生并采取违反教育道德的行为。
2.体制方面
教师的课堂教学规范通常分为两个极端问题。太空洞或太精确和标准化。因为它缺乏应有的道德空间,它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规范的性质并限制教师教育。例如,教师对教学的道德要求表达为“爱与奉献”,“为人师表”和“师生情谊”。另一些一些教师的教学道德则是太复杂和标准化。它基于准确的理性判断标准,侧重于规范和要求。
(1)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
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估将激励教师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都采用奖惩评估制度。通过对"职称评定"和"级别分类"的定量评价,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
虽然这种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竞争意识,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高,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2)学校缺乏有效的师资培训
学校的教师专业培训和师资培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道德。但是,目前学校的培训效果不佳,存在一些问题。灌输教学已成为教师培训的常用方法。课堂教学使受过训练的教师也成为课堂的“受众”。缺乏有效的互动导致教师保持在认知水平,缺乏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反思,很难说它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境。由于缺乏与实际教育情况的接触和适当的课堂互动,很难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三、提高小学教师班级道德水平的措施建议
(一)培养学校和谐的教育道德氛围
1.对学校人文学科的思考
学校的教学文化要具有包容性,富含人文关怀,学校的教学道德才具有先进性。学校应以人性价值观为基础,建立学校的最佳理想,要考虑人道主义,以培养学校文化,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将感受到尊重,平等,理解和关怀。
2.遵守正义和正义原则
基于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教师和学生都有权自我启发。学校鼓励积极和差异化的竞争,反对不良的掠夺性竞争,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和谐的动力。
3.为道德学习创造氛围和条件
学校里的每个人都将道德学习内化为思考,并将其应用于道德实践。教师和学生运用道德品质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营造和谐的学校道德氛围。
(二)完善学校教育体制建设
1.改善小学教师课堂道德规范
教师道德应基于理想目标,并制定具体指导方针,以解决教师教学和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规范的内容应具体到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的道德要求。为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提供实践指导,有效抑制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加快评估体系的完善
在评价体系中,有必要将一个考试成绩的评价标准改为学生学习水平与教师教学绩效的结合,实施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单一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有助于评估教育改革,促进课堂活动向高质量教育目标方向发展,调动师生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
3.加强小学教师培训
(1)对小学教师进行道德教育
改善小学教师的教学道德有助于学校管理和学生成长。学校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在现有教育的基础上强化道德教育和培训。
(2)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
在职培训主要是解决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知识更新和问题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和反映教育的本质。我相信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以终身教育为主导思想的现代教育将逐步取代传统教育和职业培训。继续教师教育是定期教师教育的延伸,也是教师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步。它体现了教育的渐进性。继续教育是重新学习和改善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过程。
(三)提高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道德素养
改善课堂教师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素养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跨学科教育和师生互动的道德含义,并使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他们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道德意识,并遵守课堂教学的道德要求。
四、结论
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在灌输道德意义,教师需要以道德的方式进行教学。本文运用相关教学道德的研究成果,从课堂教学过程的维度分析了小学教师课堂教学道德的内容。接下来,基于这三个方面,我们调查了小学教师课堂教学道德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使用问卷调查从文化、教育体制和教师的角度分析原因。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小学教师课堂教育道德水平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赛力江·托列西.小学语文"有效学习评价"与师德修养[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3):105-105.
[2] 陈妮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2):48-48.
[3] 杨汝: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2015(35):275-275.
[4] 徐桂霞:小学师德建设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6(9):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