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茜茜
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新李庄小学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农村教学资源的应用拥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农村地区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等弥补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欠缺的问题,从而提高人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用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教学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广泛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即使是良好的教学改革设计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发正如火如荼,因此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合理利用本地区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农村语文学科教学资源的优势
近几年来,农村语文教学状况有所转变。农村地区教学硬件设施也有所更新,多媒体、操场、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电子设施等硬件基础逐渐完善。并且农村地区的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重要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个人水平和能力有所上升,事实上农村地区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拓展方面,拥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农村地区有广阔的环境,淳朴的民风,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交通四通八达。农村也有了新的面貌,农村地区的变化非常巨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语文教师合理利用这些农村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体现语文教学观念,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更广阔的天地,使学生拥有实践探索和体会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运用策略
(一)农村自然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在农村地区拥有着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如,田园风光、农作物、家禽家畜等,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有效地开发和运用这些具有地方特征的教学资源,学生才会对自然抱有好奇。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体会到自然的美妙,并且产生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态度,这也是学生个人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农村地区的田园景色,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农村地区的学生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美丽的自然就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不同的季节学生可以欣赏到农村地区不同的自然风光,学生进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快乐玩耍时,也会被美景所陶冶。此时,教师只需适当的引导学生就能够快速的领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描绘所见所闻。学生就会运用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去描述所见到的美景,或者借助所学过的诗句名段,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拿起手中的纸和笔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这份美丽。例如,在学习《咏柳》时,教师就将学生带到柳树下,让学生了解柳树的枝繁叶茂,通过古诗词学生沉浸在美丽的自然之中,整个课堂也变得更有诗意,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农产品实施语文教学。学生从小便生长在农村,对于农村的粮食、水果、动物都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于这些事物的外部特点、生长状况都有一定的印象,如,禾苗在田野中随处可见,学生在学习“禾”时,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的所闻所见,让学生讲一讲禾苗的特点,让学生对生字词有更深刻的印象。
将这些学生所熟悉的物品带入课堂,学生在活跃的氛围当中,更加高效的学习知识,从而达到的教学效果也更加理想。
(二)农村社会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农村地区社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有纯朴的乡土音乐、风俗习惯、通畅的道路,以及人际交往,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因此,语文教师开发和利用社会教学资源,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社会参与社区活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具备较强的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个人经历和学习体验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本身也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资源,学生拥有着自己独有的生活经历和家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做家务参与晨间劳作,在家中养殖花草,这些经历和体验,都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运用,将学生的个人经验与感悟有效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父辈在劳作过程中的艰辛。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个人经历理解文章,学生才会感受到文章中的深层次内涵,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合理利用乡村人际交往组织实践性活动。乡村人际间的交往都是比较淳朴的,也为学生创设了开放和谐的语言,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交流走访收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活动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充分利用农村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学生在亲身机会当中去感知,从而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邻里之间的融洽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纯真品质。
再者,鼓励学生积累农业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比较熟悉农村的生产生活。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亲人,了解农业热爱家乡,使学生对农村生活有深刻体会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题材。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写出具有农村特点,还能表达真实情感的好作文,同时也让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在积累中有发现乡村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这样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拥有积累作文素材的丰富渠道。
(三)农村人文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运用
农村地区的人文课程资源,主要是指乡村文化,其中包含了农村历史、饮食、社交、婚丧等传统文化形式,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情味,无不透露着农村地区的真善美,是非常有特征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例如,乡土文化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收集本地区的剪纸、书法、手工品等,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并且让学生介绍自己所收集的艺术品。
结语: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丰富多样,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农村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联系本地区的特色,寻找拥有丰富价值,可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资源,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宏平.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J]. 新课程学习(下), 2014(6).
[2]陈陟. 刍议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 000(021):35.
[3]马路琴, 应超琼. 农村小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溯源*[J]. 新一代(下半月), 2013, 000(009):113-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