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强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安居中心小学
摘要: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黑板和粉笔是教学中的主要工具。但是黑底白字、没有其他色彩的工具常常会使课堂显得无聊、枯燥、没有活力,致使学生也提不起精神。而多媒体的运用再加上网络的加持,它所展现的多彩的动画、优美的声音等充分地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调动了学生们的好奇心、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也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多媒体技术; 运用
一、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审美
小学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教学过程,它会影响我们以后的思维方式,学好小学语文,以后的学习才会更加轻松。所以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教学对以后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而作为主科之一的语文教学,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都把语文当作母语,语文上的成就和素养是一朝一夕积累出来的,它需要日常不断的积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提高学生阅读审美,不仅有利于语文的教学,还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自信。
二、 利用多媒体多方面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优势汇总
相比传统教育模式的单调性,现代教育媒体的多样性使语文课堂有了更多的优势。首先,现在许多老师都会提前做好课件,然后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讲课。这种讲课方式相比之前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传统的讲课模式会缩短板书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利用到教学上,让学生们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其次,用多媒体讲课会使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还可以重复学习、远程教学。远程教育是国家非常注重的一方面,它既方便快捷,又能节约教育经费。比如有的农村学校教育水平比较低,师资力量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安装了多媒体,远程教学是最适合他们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观看其他学校共享的上课视频,和他们的学生接受一样的教育,打破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言论。周总理说过:“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有助于孩子们的成长。另外,多媒体还可以增大信息量。传统的课堂在遇见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可能就是一带而过。因为传统的课堂十分有限,抽象知识点没有办法解释。
(二)图像优势
众所周知,图像比文字更容易让人记住。文字及数字都是经过人类大脑抽象之后的信息,当人类从外界获取到文字及数字信息的时候,需要大脑进行转码,转码之后,才能转换为可接收的形象信息。而可视化的图像、视频等信息不需要转码,能被人类直接接收。因此数据在可视化之后(可理解为电脑帮助人类进行了信息的转码),相同的一个信息内容,人类所能吸收的信息量更大。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想用图像的方法来增加课堂效率真的是难上加难。但现在每个班都拥有了多媒体,增加图像教学已经不再是什么难事,而且相应的课堂效率和质量也会提高。
(三)动画优势
小学生是大脑发育比较活跃的阶段,头脑充满想象力。每个人小时候的大脑里应该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幻想领域里的世界,而动画片一般都是遵循这个轨迹而形成的,小学生可以在动画片里找到自己跟头脑里那些片段或全部相似的事物,正好满足了自己内心所幻想的事物。动画放映是多媒体教学时代中新衍生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将相和》的时候,可以在互联网上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当时的情形,给他们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是互联网科技新时代,时代发展迅速,我们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的优势,寻找合适的动画资源发展孩子的个性,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在享受动画的同时,学习应该学习的知识。
而《将相和》动画以适合孩子们的方式将历史完美的演绎出来,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观看的同时了解了故事的大概内容,并且通过自己的想法来说明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就不仅仅是表面浅显的道理,而是更深层次的了解,还能锻炼学生们自主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三、 利用多媒体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法
创设情景,让学生们置身其中可以有很好的体验感,能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而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可以增强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创设情境是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方法。所以教师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讲解二年级下册古诗《草》一文时,这首看似简单的诗却蕴含了不平凡的道理,学生们虽有较强的想象力,也不如感受那些满眼绿意、草浪翻涌的草原形象;又或者是秋天季节小草变黄了、枯萎了;以及熊熊烈火在无情的燃烧的场面;当然还有又一年小草的新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美景,本该吸引孩子兴趣的事物都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学生们就更难想象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画面,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很难靠自己浅薄的知识来描绘出来,所以,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画面以图片的形式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充分凸显原上草的特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原上草生命力的顽强,再加之以自己的理解,这样,古诗的重点和难点也就迎刃而解,学生们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而且有助于学生们思维方式的养成。
(二)研读课本教学法
该版小学语文教材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起点,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文大多是以一些故事、山水、花鸟等为主题展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故事型文章我们只能以讲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而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但能以讲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还能以看的形式出现。这种教学模式从视觉、听觉全方位地给学生以更好的体验。除了看故事,讨论研读也是故事课堂的亮点之一。对于故事型课文,文章中少不了对主人公的外貌、神态、动作描写。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文章中对主人公描写到的地方都找出来,然后均分给各个小组。由各个小组相互讨论,仔细研读,通过这些描写可以反映出主人公的哪些特点,并派代表回答。这种回答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感,从而使课堂质量更高。
(三)亲身演绎法
其实我觉得看故事不如自己亲身演绎懂得更多,理解得更好。教师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自己演绎课本中提到的历史故事,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的改编,课下多加排练后在课堂上精彩地表演出来,以此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就比如当下国家一直在宣扬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课文中大多数的古诗词都是要求背诵的,这正是学生们比较烦恼的一个点。但是古诗词具有高度凝练,婉转优雅,韵律和谐的特点。如果我们能仿照一档节目《经典咏流传》,结合古诗词的特色,将它编成一首歌曲让同学们演唱,将会更有助于学生们的学习。
四、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我们决不能盲目地发展,应该用合适的方法让学生们不仅在知识和能力上更上一层楼,而且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上进步。假如在这个阶段,我们能合理充分地运用多媒体,小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会极大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鹏飞.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 000(002):97-97.
[2] 徐春菊.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20, 000(002):102.
[3] 徐司明.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0(2):0080-0080.
[4] 杨春安.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 信息周刊, 2019, 000(003):1-1.
[5] 王新巧.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研究[C]// 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