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冠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第三小学,广西崇左市,532200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作业设计方法机械传统的实际情况,导致许多学生作业完成率低,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基于这一教学现状,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基于小学语文学科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多元化的作业设计策略,进一步丰富小学作业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以下,本文就从几个方面对多元化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教学策略
前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作业设计研究层出不穷,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定的教学成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机械,死板,传统的作业设计方法仍是语文作业设计的鲜明标签,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不断优化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并基于语文学科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推动小学生语文作业完成效率,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进行实验型的作业设计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作业完成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型.作业设计方式,以实验方式引导学生完成语文作业,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科学知识,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探究的性格特点,合理进行实验型作业设计,通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实验探究,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乌鸦喝水》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并根据课文中所描述的乌鸦喝水方法进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寻找一些小石子与一个瓶子进行实践操作,看看事实是否与课文描述相符。在这一实验性的作业布置后学生将带着积极的参与热情进行实践,并且得出乌鸦喝水中喝水的方法是可行的。随后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讲解,结合学生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一实验型的作业设计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课堂参与兴趣大大提升,同时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相关课程内容。
二、绘画型作业设计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点,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将绘画与作业设计联系到一起。绝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进行涂鸦,而语文课堂作业设计可以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使学生在进行绘画完成作业时,更加热爱语文学习,也在奇思妙想的创造过程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画杨桃》一课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绘画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画纸上画出若干个杨桃,将每个杨桃涂上不同的颜色,或者进行其他的装饰。并且在作业完成后,比较一下自己所画的杨桃当中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教师在审阅完学生的作业后,会发现学生画的杨桃各式各样,五颜六色,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三、进行合作探究型作业设计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该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由课堂延伸至课外,将作业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机融合,以拓宽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彰显学生个性。调查实践类作业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调查实践,学生可丰富课余生活,从生活中收集学习所需的信息资料,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猫》《母鸡》《白鹅》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外探究,促进读写结合:①文中有些动物描绘较为简略,那么它们有何特征呢?请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与资料,如实地观察;亦或上网查阅资料等,然后仿照本文作者表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任选一种动物写篇小作文,要求将这一动物的外貌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写详细。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电子小报,自定主题,如珍稀动物、动物与人、动物趣闻等,制作班级墙报。③实地查看,调查访问动物园,写写调查报告;设计一条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等来选择一两个作业,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彰显学生个性。这样,通过这些作业,有助于学生走人社会生活,学会观察、调查、查阅资料,从而自主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同时,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进行精心的作业设计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传统的题海战术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新时期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者要放弃决定权的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以及自主安排作业时间,使学生有热情参与的期望,并且不再将作业视为负担,而是能够自主的尽力的去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盼》一课教学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课文学习完成后,大家是否有什么迫切想要去做的事情?今天的作业内容就是让大家去完成自已迫切想要做的事情。与其为学生进行固定的作业内容设置,不如留给学生充分的选择作业的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与意识,这才是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落实。
其次,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当代小学生的学业压力十分沉重,面对不同学科作业,难免会出现厌学的情绪,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弹性的区间,如把日作业改变成为周作业,将每天布置作业变成每周布置一周作业,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随机安排调整。如一周作业为两篇生活随笔,三篇阅读摘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哪天进行生活随笔,哪天进行阅读摘录。通过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安排作业的时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学生的作业完成效果更加与众不同,独具匠心。
五、阅读内化型作业,丰富知识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若想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教师需将课内外阅读有机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其他相似的文章,以深化知识,开阔学生眼界,使其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逐步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如教学《少年闰土》或《好的故事》一文后,教师可设计拓展作业,引导学生课外积累:仅仅读了有关鲁迅的一篇文章,我们就有如此深的感受,若去读一读更多有关鲁迅的文章,亦或读读鲁迅自已写的书,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老师为你们推荐几本书,相信你们一定会去读的,展示书籍封面:《我生活的故事》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女孩而言,假如给她三天光明,那么她会做什么呢?我们是否会继续感动于鲁迅的一生呢?课后请大家选择一本书读读吧!这样,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热情。
另外,教师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知识竞赛、读书汇报会等,以检测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强化学生课外阅读效果,使其体会语文阅读乐趣。其次,表述积累类作业。这也是强化教材与生活现实联系的重要方法,即将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创造性运用,以形成个性化表述作业。如教学二年级上册《寒号鸟》等课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将文本编成课本剧,进行角色扮演,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深刻理解课文;亦或将所学故事,如《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等说给家人听。
总结:
总而言之,多元化的作业设计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策略。对于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个性特征,积极设计多元化的语文作业,不拘一格,以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快乐的学习语文,个性得到张扬,真正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时期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菁.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策略研究[J].文存阅刊,2020,(28):162.
[2]焦立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多元化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30):220.
[3]李小花.关于小学语文"多元化"作业设计的探讨[J].中外交流,2018,(4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