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相关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5期   作者:焦燕丽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与形成良好的观念的黄金时期。

        焦燕丽
        广西岑溪市岑城镇上奇中心小学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与形成良好的观念的黄金时期。语文这门科目中蕴涵的优良文化品质和良好的知识内涵以及丰富的人文都时刻影响着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们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更好,一定要加强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围绕我们的实际生活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使其情操得到更好的陶冶。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策略;教学
        一、引言
        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改善传统填鸭式教育带来的问题。目前,小学教学工作尤其是语文教学,应力求从多个方面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得以顺利形成。根据实践效果来看,生活化教学方式已经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良好运用,并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值得推广。  
        二、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可以使教学课堂中充满人文气息。语文并不是老师无限的灌输知识点,同时也是学生们了解生活以及深入生活的一个很好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学生角度出发,把学生们的内心情感世界重视起来,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促进学生素质的培养。
        2、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生活化语文教学主要是把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原始的东西进行了还原,对它所覆盖的知识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并且有效的发挥了优质的生活资源,潜移默化地把学生们的能力以及素质有效的提升了上去,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3.丰富学生的认知意识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被动式的学习模式相对严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一般采用直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语文课本知识的认知有限,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认知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语文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促使其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内容去天马行空想象,以此来活跃整个语文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1.情境导入实现生活化
        教育学家曾经提出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指出,在有充足情节的背景下开展学习,可以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有限,知识面较单一,对生活的认知不完整,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最大可能的利用好已有的教学资源。其中,多媒体技术便是有效的教学媒介之一,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生动、形象、直观的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得到了了普遍推广和应用。

在开展《升国旗》一文教学时,我提前安排学生开展升国旗活动,这样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对升国旗有直观认识,联系到自己升国旗时的情形,对教材内容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这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单纯的语言讲解相比,这一教学方式明显提高了学习效果。  
        2.合理利用生活资源
        生活中,大部分资源能帮助教师展开教学,为学生成长、学习以及实践活动带来帮助,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利用起来。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对自己所喜欢的书籍展开阅读,感受到图书馆的良好的氛围;此外,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博物馆当中体会到历史的变迁。在教室当中设置好图书角,大家各自分享出自己所喜爱的图书,让学生能够阅读到不同类型的书籍;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资料或者让学生预先在网络上查找有关教学的信息。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真正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学生从学校贴近社会,具有多种形式,只要教师充分利用好有益的资源,学生就可以掌握许多课本当中无法呈现的知识。
        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组织小组教学模式
        教学导入生活化也可以使教师在课堂设立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度。学生在探究性课堂中可以分为几个小组,每个人针对生活中的一些情况提出自己的语文问题,观察员将这些问题进行记录,最后可以由教师在这些问题中选取出最适合学生进行探究的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索,其他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上与同学一起思考解决,并在最后给予总结性的概括。
        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探究问题上稍稍进行调整,使其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符合,这样贴近生活的探究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思考解决了现实生活存在的语文问题,更加具有成就感,也激发了其在生活中学习的兴趣,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4.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大多数老师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思维观念,没有把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把短期性作业或者是书面作业布置给他们。老师在实施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生活融入进每个教学内容之中,作业同样是里面的一个重要环节。给学生布置短期性作业的时候,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们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看哪些是助人为乐的事情,或者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父母朋友的日常生活等,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亲身的感受。对于长期性作业,老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真善美以及大自然中所产生的现象进行长期观察。比如说可以让学生选择种下自己所喜欢的种子,每天观察植物都有什么样的变化,然后把它每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来。在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在组织学生们总结和讨论本次的作业,使学生对大自然所赋予的生命真实意义有切身实际的体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较为重要,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刻掌握素质教育的理念,把生活化的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当中,从生活当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学习眼界,让学生在生活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启发,从生活当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顺利地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进而帮助学生获得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颜冬如.农村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4(2).
         [2] 赖全玉.李春燕.实施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措施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3).
         [3]邵晓燕.谈谈小学语文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8(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