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珍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 256600
摘要
随着全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各个学科都提出了更加综合和具体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成为了亟需思考与讨论的课题,语文学科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主动思考,改革教学模式,采取多种途径,提升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基于作者的教学经验和课堂实践,首先简要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接下来探讨了几种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为教学一线的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学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效”成为了新时代各行各业的关键词。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在课堂时间内,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切实有所学有所感,经过不断学习,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这要求教师需要意识到传统教学的弊病,认真分析,积极创新,在语文课堂上导入新型教学方法,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校园时期受到语文的熏陶,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不但为学生进一步的成长奠定了扎实根基,也回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一、合理规划,提升教学效率
评价一件事情是否高效,最基本的就是看这件事是否达成了目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学计划是指引教学到达目的地的地图,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一定要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制定计划前认真研读课本。语文能力主要是“听”“说”“读”“写”四大方面。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很难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仔细分析课文,合理安排时间,借助课堂教学串联起四大方面,并寻找相关材料,辅助学生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计划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制定教学计划时一定要基于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理解能力,切记不要一味追求速度,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犹如囫囵吞枣,对教学质量的提升适得其反。
二、积极创新,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观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知识,将学生割裂在教学活动之外,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很难收到期待的效果。教师应当主动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
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故乡》为例,这是一篇鲁迅创作的经典短篇小说,也是初中语文现代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小学时已经学过的《少年闰土》,设置课堂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少年闰土吗?少年的他引起了作者的无限向往,现在闰土长大了,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一个短短的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随时提问,使学生的注意力时刻集中,例如可以从文章主旨:“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也可以从写作手法:“少年闰土和现在的闰土有何异同?为什么?“,通过教师的问题,学生一步步深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认清差异,进行针对教学
在校园中,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各异,对于知识的理解速度和能力也自然大不相同。如果对他们以同一标准要求,很容易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骄傲自满,基础薄弱的学生意志消沉,都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从古至今,“因材施教”的理念一直是教育的目标方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基于不同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进行针对性教学。
例如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一般,接受速度较慢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对于诗词意义的理解和对写景抒情手法的大致了解上面;而对于基础较好,接受速度较快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将目标扩展,鼓励这部分学生对诗词的用字进行精析,深入理解文字的运用。这样的差异化目标设定使得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到和自己基础相应的知识,并能学有所获,将课堂教学的时间实现了最大化的利用。
总结
新课改明确提出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师更应当以身作则,为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而努力。这要求语文教师不仅应该继续深入学习,加深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应该具有充足的耐心和敏锐的注意力,细心观察,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基于实际,创新改良教学方法,并且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养成出色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实现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回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使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实现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马梅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二)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2-3.
[2]朱轶慧.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探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