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福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 433100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思辨能力。从语文课程数次改革可得知,学生思维能力依旧薄弱,而语文教师倾向于传授新知,很少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阅读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更是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理解能力的关键所在。应摒弃传统单一落后的阅读教学方式,有效增强学生辩证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关于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思辨性阅读能力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时代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想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就应当确保教学的与时俱进,将传统教育与思辨性阅读教学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在深入探索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树立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观念,打破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种种桎梏,基于班级学习的实际情况创新思辨性阅读教学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也为发展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一、思辨性阅读概述
所谓思辨性阅读,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时刻处于“思辨”的状态,对阅读对象进行自觉地分析与论证,谨慎地权衡与判断,最终得到其能力范围内最为准确与合理的理解。思辨性阅读能够帮助读者透过阅读对象表面上的文字探究到其背后的真知,解决读者脑海中的某些问题。与过去的高中语文阅读和学生的课外阅读相比,思辨性阅读更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但这种体验不是浅层情感上的,即学生对文本产生了某种暂时性的强烈情绪,而是学生最后在深层思考上的获得感,一种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运用的满足与充实。为了完成思辨性阅读,一般需要经过两个主要的思考过程。首先是实证与分析,其次是论证与反驳。实证与分析指的是,读者应该透过本文中的各种迷雾,找到基本的事实与逻辑,最后对事实做出认定。逻辑分析是方法和过程,实证是目的和结果。论证与反驳相对来说则更加具体。因为在分析伊始,事实一定会呈现出很多种可能性,每种可能性都有其相应的理由。此时就需要对各种理由进行论证和推敲,反驳掉那些经过推敲后与事实不相符的可能性,最后得到的就是准确的结论,也就完成了实证的过程。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教学方式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是教学中的唯一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因此,在中小学的教育中,不论是什么学科,教师都应当正确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集到学生身上,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如此。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思辨性阅读。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理念导致很多教师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相对固定,“填鸭式”课堂让很多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培养自然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
(二)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思辨能力
相关研究指出,当前很多学生都潜意识形成两个惯性错误思想。其一,教师说的内容都是毋庸置疑的;其二,教材上所有的内容都是正确的。正因如此,才导致学生不敢质疑,长此以往就削弱了思辨能力。曾有经典名言说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学生要明确真理并充分认识到真理是客观、发展、相对的,那么教师言论就不是绝对正确的存在。学生要学会辨别信息真伪,树立探索真理的信念。同时教师还要建立自由、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鼓励学生指出教师存在的不足,和教师展开思维辩论。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部分学生表示并非不敢提出问题,而是不知道该提出哪些问题。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可指导学生合理提出问题,引领他们的思维朝着更为深刻的方向发展。
(三)完成最终表述,实现思辨意图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判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据此审视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进行针对性调整;学生据此判断自己的水平,有所侧重地提升自主思维能力。不过,思辨性阅读与传统的阅读学习不同,很难以考试或测验的方式进行评判,更合适的方法是由学生进行表述。表述中不仅有思辨的结果,还会带出思辨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整体思辨过程和文本论证结论的总结,是最终达到思辨意图的最后一道保险。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下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对推动素质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落实意义重大。思辨性阅读不仅能使学生爱上阅读,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谓一举多得,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倩.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19(28):63-64.
[2]张玲霞.浅谈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J].高考,2019(25):55-56.
[3]侯钦法.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