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活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王雅萍
[导读] 故事类图画书是幼儿早期阅读的主要组成部分

        王雅萍
        河南省永城市第七幼儿园  
        摘要:故事类图画书是幼儿早期阅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幼儿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潜能激活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故事类图画书阅读的过程中,幼儿也会有意去模仿、体验、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行为、表现、情感、思想等,进而于无形中实现对幼儿认知能力的激发与发展需要的满足,更利于幼儿园育人目标的达成与教育效能的提升。但是,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普遍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比较欠缺,以致其故事类图画书阅读夙愿的释放,必须以辅助性阅读活动引领为驱动,方可切实满足不同幼儿的阅读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在落实幼儿园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时,必须以更多多元、丰富、高效、深入的阅读活动构架为载体,对故事类图画书的内容、情节、画面、故事等予以延伸、拓展、优化,使孩子们在全方位、多角度实践、体悟中领悟蕴含其中的价值与内涵,为幼儿综合能力提升与阅读发展实现而提供助力,奠基铺路。
关键词:有效开展;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活动
        很多符合幼儿阅读的故事类图画书,大都具有比较鲜明的主题、完整的情节、丰富的语言、形象的角色、生动的图画,其可以于不同层面来激发、调动幼儿的阅读夙愿,为满足幼儿好奇心、求知欲提供保证。而教师在开展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活动时,应该以幼儿实际为基础,并结合故事的内容与情节,多设计一些与幼儿认知特性比较贴近的阅读活动,以带动幼儿在不同阅读活动的刺激、感染、引领、驱使下积极投身故事类图画书阅读,在阅读中识字、表达、分享、探索、猜想,既丰富了幼儿的阅读体验,又拓宽了幼儿的认知视域,更提升了阅读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同时,幼儿在参与故事类图画书阅读中,其思想意识也会全面提升、良好习惯自会充分培育、价值观念更会有效塑造,更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全面提升与幼儿园育人目标的深度达成。
        一、实现家园同步,提升幼儿理解能力
        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引,更离不开家长的紧密协作。只有家园之间形成默契,互促并进、共同参与,很多阅读活动的开展,方可更具实效性,幼儿的阅读潜能、意识、兴趣也会得到前面调动。因此,针对一些与幼儿现实生活关联比较密切的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协助作用,在幼儿完成阅读后,可以让家长将幼儿引入与故事内容相契合的生活场景,在更为直观的体验中促进幼儿对故事内容、情节的理解,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图画、语言、词汇的理解,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积淀,又拓宽了幼儿的认知视域,更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完成《白羊村的美容院》阅读后,为了使幼儿充分理解诸如“美容院”、“豪华”、“时髦”、“抗议”等词汇,教师可以让家长在周末将孩子引入“美容院”,组织幼儿在直观感知中丰富生活体验,理解故事之中的词汇与内容,以加深幼儿对图画书内容的掌握,于多元感染下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
        二、精读重点内容,增强幼儿感知能力
        对于故事类图画书中的一些重点内容、情节、素材等,教师应该组织其开展多次、深入阅读,并结合辅助性图画揣摩其情节变化。而很多时候,由于图画中所传递的信息量更大,更利于对幼儿阅读注意力的调动。因此,教师可以从图画入手,组织幼儿多观察其变化,从角色表情的改变、故事场景的变化、图画色彩的变异等方面,尝试探究故事的内容与情节,再融入一些必要性指导,促使幼儿全身心融入其中,感知故事中的思想与情感。

例如,在开展《小老鼠普普》阅读中,教师可以从组织学生观察图画入手,通过对故事图画、封面、插图等的观察与对比,然后提问:故事中有哪些角色?谁是爸爸妈妈?谁是爷爷奶奶?谁是哥哥姐姐?你是怎么知道的?以引导幼儿开启图画书阅读,在阅读中感知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变化。
        三、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幼儿表达能力
        为了帮助幼儿充分理解故事的内容与情节,使阅读活动的开展更具感染力。教师可以在完成阅读后,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对阅读形式予以延伸、拓展,让幼儿在扮演不同角色中进行对话、交流、表达、模仿,以实现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切实培育。例如,在完成《白羊村的美容院》阅读指导后,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读”故事迁移为“演”故事,由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自行选择不同故事角色,并根据故事内容与情节变化,模范其动作、语言、神态,参与扮演活动,以近距离接触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体味角色的思想、情绪变化。同时,在角色扮演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自主创新,就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以不同的方式予以呈现,在交流与互动、分享与表达、体验与感知中获得综合认知能力的提升。
        四、开展故事创编,丰富幼儿想象能力
        很多好的故事类图画书,总会让孩子们百读不厌,且乐于其中。而对于故事内容、情节、意境的必要性改编、创造、延展,则更利于对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以某个故事情节或者内容为辅助,鼓励幼儿在深度领悟的基础上对其予以创新、改编,用自己的语言、思想、情感等反馈故事的主题、思想、内涵。而幼儿在改编故事的同时,其想象力、理解力、联想力、认知力也会得到无限提升。例如,在阅读《小机械立大功》时,教师可以故事中所展示的不同“机械”为辅助,组织学生在观察图画、领悟内涵、感知情节中合理发挥想象与联想,并根据不同“机械”的用途、用法、特点等,自行创编故事,在故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构建出新的故事内容,以切实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全面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
        五、结论
        总之,由于故事类图画书蕴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其可以在不同层面对幼儿阅读能力提升提供帮助与引领。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时,应该以构建多元活动为辅助,不断拓宽阅读的路径、优化阅读的方式、创新阅读的措施,设计出一些与幼儿认知需要相契合的阅读活动,并引导幼儿深度融入其中,在参与阅读活动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现发展,使故事类图画书的作用与价值得以切实彰显,并能够更好服务于幼儿阅读能力提升、认知潜能激发。同时,对于所构建的各类阅读活动,教师也应该加强评估与研判,以全面增强其实效性、科学性、发展性,进而在故事类图画书阅读中全面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更好增强幼儿的综合素养。
课题名称:《幼儿园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课题批准号:L191405006
参考文献:
        [1]廖丹.浅析幼儿园故事类图画书的分析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26-27.
        [2]郭雨欣,章海蓉.紧扣核心经验,故事类图画书早期阅读教育活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7,34(04):27-28+38.
        [3]王岔庄.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策略[J].儿童与健康,2016(11):3-4.
        [4]郭咏梅.幼儿文学类图画书的特征与阅读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2015(08):64-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