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琳
河南省永城市第七幼儿园
摘要:作为最受幼儿热棒、钟情、喜爱的图文类读物之一,故事类图画书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内涵丰富的情节内容、鲜活生动的文字图案而被广泛应用至幼儿园阅读领域,且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一方面,故事类图画书更贴近幼儿的童心童趣。在阅读故事类图画书的过程中,幼儿的认识、体验、感知将会得到切实激发与调动,其观察、想象、思维、认知、理解等能力也会全面增强,更利于对幼儿认知潜能的开掘。另一方面,故事类图画书更符合教育的导向定位。由于很多故事类图画书的素材比较形象丰富、图画比较精美诱人、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其可以让不同幼儿在阅读中获得不同的收获与感染,更利于对幼儿积极人生态度、正确价值观念、良好行为习惯、高尚思想品质的塑造,也更加利于新时代的幼儿园育人目标达成。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时,应该以兴趣培养为导向,多设计一些比较丰富、多样、鲜活的阅读活动,以促使幼儿在阅读与参与中获得全面提升与更好发展。
关键词:培养;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兴趣
与其他儿童类读物相比,故事类图画书在内容、特性、构架、素材、形成等方面更加贴近幼儿认知现状,也更容易激发起幼儿的阅读兴趣与热情。而且,沉浸于故事类图画书的海洋,幼儿可以按照故事的情节变化、内容的表现形式、主题的表现形式等发挥想象联想、进行猜想假设、开展探索观察,其各方面认知潜能都会得到全面且深入的激活,更利于故事类图画书作用与价值的发挥。但是,受到自身年龄特点、认知特性、发展夙愿等影响,以致幼儿只有对故事类图画书阅读充满兴趣、饱含热情,其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可得以实现,阅读夙愿的激活才会更加充分。另外,幼儿一旦对阅读故事类图画书充满兴趣,其便会自觉、积极、充分参与至各类故事类图画书阅读领域,阅读教学的开展也会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因此,为了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促进幼儿认知发展,更利于对幼儿认知能力的激发与阅读素养的塑造,教师在开展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时,应该将兴趣培养置于首位并常抓不懈,以构建出更为丰富、多样、生动的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活动,使幼儿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发展性的阅读体验中逐步提升阅读兴趣,更好提升发展自我。
一、精选读物,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全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强调:图画书是幼儿阅读学习的最为合适的内容。而做好故事类图画书的科学选用,则是确保阅读兴趣得以培养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师在选用故事类图画书时,应该以激发、培育幼儿阅读兴趣为基本目标,使所选用的故事类图画书尽量贴近幼儿认知特性,且可以对幼儿在思想、认识、能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多角度刺激,以切实凸显故事类图画书的价值与作用。一是应该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由于不同学段幼儿在生活经验、理解能力、阅读感知上差异性较大,以致教师在选用故事类图画书时,必须从幼儿实际出发,对小班幼儿尽量选用以图画为主导的读物;对中班幼儿尽量选用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读物;对大班幼儿尽量选用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读物,以促使不同幼儿均可在更为符合自身年龄特点的故事类图画书阅读中获得逐步提升与全面发展。二是应该满足幼儿兴趣需要。只有所选用的故事类图画书在情节、内容、形式上更具趣味性、吸引力,幼儿的阅读兴趣也会更加饱满,其参与阅读活动的内动力自然更强。例如,教师可以多选用诸如《我爸爸》、《我妈妈》、《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我的连衣裙》等故事类图画书来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三是应该贴近幼儿生活实际。教师在读物选择时,应多征求幼儿意见,并结合某一阶段的阅读主题、要求、目标等,使诸多与幼儿生活现实关联比较紧密的故事类图画书进入幼儿视域,以全面激发、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进行行为习惯培养时,可以选用《鼠小弟荡秋千》等读物作为阅读兴趣激发的主要素材。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确保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热情得以充分激发、调动的必要性保证。
因此,教师在故事类图画书阅读中,应该以环境构建、情境创设为辅助,借助多种途径,为幼儿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阅读氛围,以引领幼儿融入其中,在积极参与与深度实践中获得阅读热情的激发。一是设置专门的阅读区域。可以在教室内设立专门的阅读角,并将幼儿所喜欢的读物融入其中,再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对阅读环境进行装饰、点缀、装扮,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到温馨与欢悦,既释放了幼儿的阅读天性,又调动了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同时,还可以在阅读环境内即时布置一些幼儿比较喜欢,且与阅读主题比较接近的毛绒玩具、角色模型、辅助道具等,与无形之中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二是构建多元的阅读活动。可以借助亲子阅读、角色扮演、情境展演等活动,组织幼儿与家长一起参与阅读活动,并将故事类图画书阅读中所收获的新认识、新想法、新知识等互相分享,在多元且丰富的阅读活动中营造出欢悦的阅读情境,全面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
三、优化策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丰富且高效的阅读指导策略,既可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又可以增强阅读的效率,且更利于故事类图画书阅读育人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应该以优化指导策略为驱动,为幼儿提供多元化、丰富性阅读引导,使幼儿在故事类图画书阅读中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不断拓宽认知视域。一是关注画面细节,指导幼儿自主找寻故事线索。通过教师对图画的分析、讲解、说明,引导幼儿结合图画画面变化,用自己的方式来领会故事内涵,并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和故事线索结合起来,在观察图画中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体悟故事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例如,在《变色鸟》阅读中,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就不同图画进行对比分析,在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中理清故事线索,以慢慢提升其理解能力。二是巧妙设置悬念,组织幼儿猜测感知故事情节。教师可以结合故事内容与情节,巧妙设置一些悬念,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对阅读故事产生迫切夙愿,并善于根据自己的理解、感知、分析进行合理的想象、推测、联想,为幼儿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铺垫。例如,在《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反复设置悬念,并引导幼儿深度阅读,让幼儿在大胆猜测中体味鼹鼠寻找头上“嗯嗯”主人过程所经历的失败以及最后取得成功时的欣喜,达到全面提升幼儿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结论
总之,有关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只有幼儿对阅读故事类图画书充满兴趣,其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潜能的激活、阅读夙愿的释放方可得到全面满足。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兴趣时,应该以幼儿认知现状与发展需要为基础,对其予以充分关注,并据此设计出更具趣味性、丰富性、实践性、互动性的阅读活动,以促使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带着更为浓厚的兴趣、更加饱满的热情、更为迫切的夙愿自主阅读故事类图画书,在读中有所收获、有所发展,为实现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正确价值观念的塑造、积极人生态度的确立而提供助力,奠基铺路。
课题名称:《关于故事类图画书的早期阅读指导研究》 课题批准号:〔2019〕-JKGHYB-1318
参考文献:
[1]何义虎,魏勇刚,余雪.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的眼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19(09):38-42.
[2]王艳.怎样带孩子阅读无字图画书[J].当代家庭教育,2019(19):31-32.
[3]甘晓娟.走好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活动中的三大步[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19(03):56.
[4]王岔庄.幼儿故事类图画书阅读指导策略[J].儿童与健康,2016(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