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创造性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杨阳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完善,幼儿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

        杨阳
        钱塘新区观澜幼儿园  3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完善,幼儿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同时也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与创新。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在增强幼儿生活常识积累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幼儿进行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综合教育,并利用艺术教育的教学特点及教学优势,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及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幼儿的良好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对培养幼儿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美术活动;幼儿创造性;开展策略
        一、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能力培养的意义
        1、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个行业对于人才创造能力的要求也更高,社会想要进步必须将人才的作用发挥出来,优秀人才培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幼儿时期培养幼儿,对幼儿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幼儿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往往是三岁到四岁,这个阶段的幼儿所处的时期往往是幼儿园时期,这便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根据幼儿特点来对幼儿创造力进行培养,利用艺术创作来将幼儿想象力发挥出来,给幼儿将来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
        幼儿本身的情感发展和认知能力潜能都非常大,进行幼儿美术教育的时候,若是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能够很好地将幼儿内心情感激发出来,给幼儿更加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幼儿本身的创造能力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不断地下降。由此可见,对幼儿创造力进行培养,对于幼儿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幼儿美术活动开展现状
        从目前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成效来看,往往过度集中于幼儿美术知识教育以及绘画技巧的培养,教育教学内容局限在美术领域内,没有能够更多关注幼儿的全面成长和发展,这也是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待解决的重要难题。幼儿美术教师往往很少关注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认为自身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就是教授美术知识,同时培养幼儿绘画技巧,让幼儿能够具备美术方面的学科能力,其他方面的教育教学任务并非自身职责。基于该理念影响,幼儿美术教师往往不能针对幼儿全面成长进行分析,对幼儿成长中较为关键的一些品质缺乏足够认识,同样也忽视了这些关键品质的培养,不能够针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优化,也就必然带来了许多问题,致使幼儿美术教育价值受到限制。如,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明显缺乏对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注,幼儿在该方面的成长不利,影响着幼儿的后续成长和发展。
        三、养幼儿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开展策略
        1、营造良好氛围
        在幼儿教育中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更需要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因此,在幼儿园艺术教育对幼儿进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具有艺术特性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首先,教师应在幼儿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的贯彻与实施。这样就使教师能够充分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规律来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艺术教育,使幼儿的创造天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其次,教师还应注重与幼儿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幼儿在面对教师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敢于、乐于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而教师应对幼儿在艺术教育中展现出的天分及优秀表现给予及时、积极、正面的评价,从而为幼儿在艺术教学中创造性能力的发挥营造出良好的心理氛围。最后,学校还应注重在艺术教育方面提高资金投入,通过相关设备、器材的购置与配备,为幼儿园的艺术教学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使幼儿艺术教育能够有效的得到落实。
        2、激发绘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进行幼儿美术教学的时候,想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必须重视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幼儿本身的特点,将其绘画意识激发出来。教师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趣味教学方法的选择,将幼儿绘画兴趣激发出来。趣味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平时教学的时候,可以在故事或者游戏中把美术绘画知识更好地融入进去,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幼儿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讲到色彩的时候,为了让幼儿能够较为直观和清晰地了解相关的色彩,教师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游戏的方式运用进去,这样不但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还能够切实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效率。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准备多组颜色不同的卡片,在上课的时候,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发一组颜色不同的卡片,然后对幼儿进行提问。比如,可以提问幼儿树是什么颜色,这个时候,幼儿便会将绿色的卡片拿出来,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幼儿天的颜色,幼儿也很容易将蓝色卡片拿出来。并且利用小组的力量,幼儿也能较快地将相关卡片找出来。教师讲解色彩的时候也会更加容易,这种情况下幼儿往往能够掌握一定色彩基础。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美术教育中引入游戏,不但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丰富幼儿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还可在游戏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创造热情,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为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游戏活动,把传统“模仿”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变为“探索”式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进行“剪剪贴贴、添添画画等美术活动,使幼儿在自由的海洋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而达到促进想象力提升、激发创造热情的学习目的。例如,在学习画小动物的时候,教师可把已经精心准备好的图片展示给幼儿看,并与幼儿一起探讨动物的叫声、习惯、喜好等等。以“袋鼠”为例,可以让每一位小朋友模仿“袋鼠”跳跃,然后指出袋鼠的最大特点就是怀中犹如一个大大的口袋。完成模仿跳跃以及谈论后,幼儿对袋鼠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时再引导他们学着临摹,进一步增强记忆
        3、多样教学模式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幼儿的创造性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教师只有通过多样化、长期持续的引导与教学,才能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及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应实施多样化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规律,将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教学目标充分融入到丰富多彩的艺术游戏教学活动中,使幼儿在对游戏活动的积极参与中得到自身创造能力的激发与培养。其次,教师还应注重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例如,围绕国庆主题进行美术绘画的竞赛,或进行手抄报、黑板报的创作。这样不仅能满足幼儿展示自我的心理需求,同时还能以竟争的形式激发出幼儿的创造积极性,实现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4、拓展教学资源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教学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因素,对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拓展与整合,为幼儿创造性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例如,教师通过在幼儿园的美术角投放彩笔、蜡笔、纸张或胶水、彩纸及纸筒、塑料瓶等生活废弃物,为幼儿的绘画及手工制作提供充足、丰富的材料,这不仅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还能使幼儿在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操作的过程中,在合作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5、科学教授知识
        教师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美术教学的相关要求来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创造性的绘画,给幼儿讲解美术色彩以及线条,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保证幼儿绘画的时候,拿笔姿势以及绘画姿势正确,这样也能够给幼儿更好的绘画体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奠定基础。
        例如,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教会幼儿画外形,并在这个基础上教会幼儿上色。若是大班的幼儿,教师可以教其通过刮蜡的方式来绘画。对于不同阶段的幼儿,教师也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将幼儿的绘画潜力激发出来,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绘画的技巧,切实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不仅有助于幼儿艺术潜能的开发及智力的提升,同时更能实现幼儿创造性思维及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及个人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通过艺术教育来对幼儿进行创造性的培养,以此实现幼儿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蔡杰.幼儿园如何开展创造性美术活动[J].散文百家(下),2018,(3):10.
[2]牛文华.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J].文教资料,2018,(22):84-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