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张士芬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语文课堂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张士芬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第二十九中学校  黑龙江 铁锋   161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语文课堂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阅读课堂呈现一种“三位一体”的课型结构,即教读、自读与课外阅读,让学生能够从教材本身出发,学会自主阅读,最终拓展课外阅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阅读的过程交互性,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便提升阅读能力,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
        关键词: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初中语文;
        引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的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初中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设计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课型结构,让语文课更加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本文主要通过探究“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建构,为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一些积极思考。
        一、“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具体内涵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提取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获得一定的审美需求。所以阅读课堂尤为重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进,“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映入大家眼帘,那么这种阅读体系具体由哪几部分构成?有什么核心意义呢?首先,三位一体,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个部分组成。要求教师从初中教材出发,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教材的重要性,从教材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感悟理解课文的内涵知识,最后适当引入课外阅读素材,在丰富和发展教材内容的同时,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拓展语文阅读的深度与广度。简单介绍一下“三位一体”的核心意义,首先是教读,教读的核心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能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这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课堂时,要综合全方位地考虑学生的阅读水平,设计教学活动,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掌握阅读技巧。其次针对自读环节,其核心则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阅读活动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进一步端正阅读时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这种方式将教师所传授的阅读方法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最后课外阅读的核心意义在于让学生拓展视野,增强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丰富阅读内容,拓展阅读层次,让学生能够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对语文课堂进行延伸,最终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自主阅读
        “自读”是介于“教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衔接者。“教读”活动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而“自读”则是让学生将阅读技巧真正应用到阅读实践中。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三位一体”的“自读”更加强调学生对课堂阅读的自主理解,让学生学会注释、旁批等阅读技能。

例如在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教材中对某些重点拨句子的旁批理解,展开阅读思考。如《荷叶·母亲》一文的教学,学生看到对于句子“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批注,此句为重点句子,阐述了本文的重点。学生会被这种批注瞬间吸引,认识到句子的重要性,从而在进行阅读时,展开阅读思考,思考句子的构成方式以及与文章主题之间的有效联系。这种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当然,这种自读也是在一个有序的氛围下进行的,教师也需要及时指导,让学生可以及时回归学习主题,避免注意力的分散。比如在学生阅读《背影》这一类有关亲情的文章时,教师针对学生掌握的有关该类文章的阅读技巧从旁点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与我们在作文课上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通过这种及时的点拨,让学生产生阅读思考,学生发现作者会对父亲进行侧面描写,从背影体现父爱。学生结合自身的写作过程,理解了如何对人物进行描写。
        (二)教师推荐名著,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在学生阅读名著前应扮演一个“领路人”的角色,针对学生兴趣、阅读能力、名著阅读教学目标等,给予学生名著艺术特色赏析及阅读方法的指导,增加学生名著阅读兴趣。
        如我们学习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时,为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 在课外阅读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他们阅读一些汪曾祺的其他文章, 如《端午的鸭蛋》《我的家乡》《午门忆旧》《泡茶馆》《胡同文化》《故乡的食物》和《翠湖心影》等文章。以此开阔学生的眼界, 使其进一步感受到汪曾祺散文作品的平淡质朴、如话家常、娓娓道来, 让他们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三)多元化展开课外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随着新课标的推进,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阅读质量上面,课外阅读既要重视对学生的阅读数量的要求,也要重视起对阅读质量的安排。因此,在“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中,倡导名著与古诗文课外阅读并重的举措,让学生摒弃传统的课外阅读方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名著与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有着许许多多的阅读材料,能够让学生在拓展自身阅读量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增强阅读质量,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传统的课外阅读,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往往寻找单篇文章进行阅读,忽视了对整本书的阅读,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因此,“三位一体”的课外阅读就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状况,倡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喜好为学生推荐一本至两本的名著,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同时这些名著又与教材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展开课外阅读活动时能够进行阅读思考,思考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以新课程标准为基本教育理念,改变精读和略读不分明的情况,强调由教读向自读的转变,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明确区分不同的课型结合,努力打造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向锦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生成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136.
        [2]李柃熤.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之时间管理[J].甘肃教育,2019,(07):109.
        [3]?黎卓明.基于"部编本"教材理念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师道:教研,2017(10):48-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