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莉
(宣威市文兴乡着期村完小,云南 宣威,655424)
摘要:语言习得主要包括语言获得的循序渐进过程和语言获得的潜移默化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要逐渐从浅到深,根据年纪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去讲授不同知识,提高小学生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小学语言教学从生活入手,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培育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
关键字:儿童、语言习得、小学语文
前言: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交际语言工具,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这门工具,丰富其语言能力,让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探索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模式,将会促进新课改背景下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提升。让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不停留于表面,以学生的出发点去深入到他们的脑海之中,提高本次探究的有效性和自主性。将这一理论价值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
一、儿童语言习得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儿童语言习得随着自身成长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语文教学环境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是最严重的,要以小学生的视角去作为学习环境的突破口来分析语言习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环境的制造会促进儿童语言发展,进而会对小学生的大脑发育带来一定的益处。语言习得正是语言习得的本质所在。忽视其发展,会对语文教学产生不利。在语文课堂将语言习得完善,是语文课堂最为主要的工作。
语言交流是当前必不可少的方式,语文作为母语,将语文的学习心得应用到语文教学之中会提高教学效率。语文学习也受环境影响,两者相互促进与提升会带来很多不同的价值意义。语言学习是大脑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人都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将这一天赋应用到语文教学之中,会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语文课堂的实践效果。
二、语言习得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借助语文标点符号,感知语言特点,引导语言实践
标点符号的用法在语文教学之中也很重要,不同的标点在不同的语境之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表达的需要,运用语言习得在小学语文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空间,补全语言转化的能力。教师通过捕捉标点,让学上尽情的填写,提高自我的语言实践能力提升。在部编版的语文中《蟋蟀的住宅》疑问,作者发挥自我的想象,赋予给蟋蟀以新的生命。作者笔下的蟋蟀如“人”一般,打造了精美的住宅,引导学生进入到整个课文之中,引导学生展开形象。倾听蟋蟀的行为,充满想象,感悟语言的魅力。
有些标点的用法,会将语言的特点进一步的散发出来,比如感叹号的连用,会给人一种“放大”感情的效果,结合前后的语境会产生一种更加高深的情感价值,对小学生学习阅读和习作教学会带来一定的帮助和提高。将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进一步的结合起来,形成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方法。
2、把握经典诗词名句,感悟其中情感
我国文学作品之中最为著名的是——诗词,其中的写作手法常常会给人一种高深的情感,往往用简短的字词去表达出高深的情感。比如在儿童时期就学过的“锄禾”这首诗词用非常简短的语言表达出了农民的辛勤劳作的心情,以及丰收的喜悦,呼吁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基于儿童的视角,让儿童容易理解其中的语言意思,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其中蕴含的表达方式,对后续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整合语言习得方法,回归语文本色
关注语言训练,不能机械鼓励,整合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用朗诵或者听书的方式去品味语文文学作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去将语言习得应用到语文课教学之中,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通过品析佳句,感受语言的特点,用朗诵的方式感受有利表现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学习文中应用修辞手法所表达出的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真正去在内容上理解与形式感悟有机的统一结合。
4、关注方法习得,感悟语言魅力
学习语言习得,要在教学中对不同的文体展开相关的研究和分析,融入德育教育,感悟语文教学的真谛。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的情景之中,品味文中的优美语句。让学生理解这样设置的目的,把握文中的巧妙构思,帮助学生触摸隐匿的内心世界,形成运用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方法。将语言习得的方法应用到语文教学之中,学习其中的方法到阅读学习的实践之中,深刻理解作者表达的含义。从读者角度去分析如何能够写出最佳的作文,为小学高段教学提供更加切实的方法。
三、结语
语言是丰富多彩和变化多端的,随着我们人类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创新,成为当前人类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年龄的成长,语言习得逐渐有浅到深,逐步提高,培养和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进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之中。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之中产生有效的教学成果。用科学的指导方法促进儿童的语文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学习的个性化[J]. 徐虹. 教育导刊. 2013(03)
[2]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J]. 王志兰. 甘肃教育. 2018(21)
[3]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J]. 刘晓丽. 学周刊. 2018(17)
[4]语用型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 姚小英. 小学教学参考. 2016(24)
[5]略谈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的教学策略[J]. 刘吉才. 小学教学研究.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