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辛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逸仙中学 541002
摘要:随着新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信息化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教学方式,各类学习平台的推出和应用很好地缓解了传统课堂所带来的弊端。本文主要分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智慧课堂有效结合来进行实践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物理实验;智慧课堂
引言: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物理教学也在逐渐进行优化和发展,但基于高考改革制度来分析,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更符合现阶段教育需求。而在课程实验教学方面尚存一些弊端,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与智慧课堂进行融合,因此,在新高考的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地改善教学模式和内容,推动学生实验能力的持续发展,不断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
一、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具备的含义
在进行现代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在全省以及全国的大背景下,对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的方案实施进行统筹管理,应该将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的相关技术手段进行整理汇总,由政府部门出面交涉,从而使得各大中学可以无差别、低成本的使用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发展趋势的过程。而多媒体是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方法,主要是借助声音、文字、图片和影像等,进而更好地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展现所要表达的内容,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对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信息化的特点,在提升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的过程红要有整体规划进程。对于正在处于发展阶段的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而言,拥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可以明确发展的方向,从而更好的攻克各种遇到的难题。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是一个健全和发展趋势的过程,由于高中物理教学信息化的方案的整体规划少不了当代的教学理念,另外当代信息内容技术手段在教育的各个领域运用较多,其适用于与教学资源的融合方面,坚持“育人为本、共建共享、深度融合、引领创新”四大教育方针,引导教师创新教育理念,大力提升教学信息化整体教育水平。
二、高中物理智慧课堂在交流环节的策略
(一)课前利用微课指导预习,展示实验流程
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基本模式,将学生吸收知识、建立认知基础的过程放在了课前阶段,由此为学生课上的自主探究、活动参与提供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微课实施智慧课堂。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实验内容,设计预习微课,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中,教师应提前对该实验展开分析,发现其中的实验要点,将实验过程划分为几个关键过程,进而将其转化为微课视频的重要内容;其次,教师则要将制作好的微课发布,要求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完成预习过程,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示该实验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让学生从认知上建立实验基础,并将问题及时反馈。
(二)从物理现象出发,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
人类的创新建立在对某一领域具有研究兴趣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实践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在现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采取以自身为主导的讲解式教学方法,虽然对物理实验讲解得颇为透彻,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少主动的参与和思考,这会使一些学生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基本兴趣,也就不能提升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学习中获得的创新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将以自己为主导的授课过程转化成由学生主动观察并进行思考学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主动观察的过程中,真正发现物理学科的奥秘。在这一方面,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是学生进行主动观察的主要对象,但这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却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物理现象作为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参与主动性的重要内容。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并让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物理现象中的一些奇妙之处,从而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静电屏蔽”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直接为学生讲解与剖析实验,而应该从展示实验现象出发,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实验:将一只小鸟放在一个金属笼子里,然后将静电感应器与笼子外壁连接起来,通过摇动静电感应器的手柄让笼子外壁不断激发出火花。因静电作用,笼子里的小鸟并未受到任何影响。这一实验现象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常理上的冲突,就容易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思考,如此就可以逐渐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起来,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加强物理实验拓展,开阔学生视野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是十分关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不断打开,而不至于被眼前的视野形成思维桎梏,在这一方面,教师就需要进行各种拓展性实验的展示与教学。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量实验素材,但却相对有限。且物理学科本身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研究,所以生活中有大量的物理现象,且可被应用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例如,气球摩擦后能够粘到墙上,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制作的量筒和天平等,这些物理现象与实验都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拓展一些生活中的、课外的实验,让学生逐渐意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学原理的存在,且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都能够进行物理实验与发明创造。在发射与接收无线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带领学生制作小广播台,并利用其进行电磁波发射与接收调幅、调频的实验。例如,在“压力、压强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气球、铅笔来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分别尝试笔尖和笔尾端刺气球,哪个更容易刺破,并根据实验分析压力与压强的关系。这些课外实验的拓展,能够让学生发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去进行各种发明创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与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智慧课堂、微课等为学生构建智慧课堂,以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推动学生实验水平的发展,让学生的物理素养与科学素养以及信息素养全面发展,从而逐渐发展为符合社会需求标准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建忠.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物理教学,2017:67.
[2]季海宁.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实验复习策略探究[J].高考,2018(18).
[3]赖立雄.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