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泮水中学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高度综合及抽象的学科,它对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同时数学也是其他理科的基础,如果学生数学没打好基础,也会连累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初步运用,如果在实际练习中常常遇到解题阻力,往往会导致许多同学畏学、抗学情绪大,数学的教学前后课时联系强,衔接性较高。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如何具有针对性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与解题能力,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胚芽给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自己有益的分析与观点。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积极感情;价值观;培养
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性,避免出现“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习的积极态度。这对我国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教学教育要求。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自身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人生节点,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学习观念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引导者[1]。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不断积累的学科,初中学生基础不统一,都处于青春逆反期,实际教学训练中往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些都是摆在教师面前的实际问题。如何让学生能接受数学,这肯定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自身兴趣去学习,去重新认识数学。教师可从下述几个方面去刺激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逻辑思维能力。
1,改变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愉悦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知识点极度简洁明了。一般教师在教学时,都是先抛出定理公论,再分析推到展开,如此千篇一律,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无聊的感觉,进而产生学而无用的念头。因而教师需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让自己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入多媒体,让教学手段多样化
初中数学涵盖公理、定理、公式、特定符号较多,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各类知识用动画、图像等多媒体短片展现给学生。
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加入后,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与多媒体展示中轮流学习,数学知识在听觉与视觉上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学习注意力也得到了充分调动,学习的兴趣也会主动放在相应的课程中[2]。
3,抛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
每次授课结束后,如何让学生掌握新学习的知识点,是大部分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一般的题海战术,会让学生刚产生的学习兴趣骤然退却,无疑是得不偿失的。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授知识点,从不同角度选取相关题型,特别是在巩固知识点的典型性与技巧性上,满足学生再次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点的努力。这样即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适当刺激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思考,进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兴趣的产生会随着难度及时间的增加而衰减,如何让学生保持这种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无疑是最佳途径。教师在授课与解答学生疑惑时,要充分摸清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采取短板理论的授课形式,回顾基础,展望新的知识点,通过触类旁通的教学方法让跑的慢的学生也能听懂,也能跟上大家学习数学的思路。实际教学中,教师也需注意不同学生的学习情绪,尽量让学生处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逐步养成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获得逻辑思维能力[3]。
三、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中有方程和函数相融合的课程,这种接图形与数理的结合,也可在授课中转换为实际与理论的结合。让数学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无用之学,而是贴合实际生活的有用之学。例如,在向学生介绍“轴对称”概念时,教师向学生播放各种对称的建筑与现实中事物,然后教师可将学生们分成不同小组,讨论自己这种对称是否符合数学标准要求,自己是如何判断这种对称的。这样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这种自主学习性,逐渐使得自己的数学思维散发,进而达到提升自身数学解题能力的目的,并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
结语:
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引导学生养成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兴趣,建立学习的信心,逐渐提高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这既是初中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的体现,也是新时代对各个初中教学管理者提出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突破教育教学方式,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伟.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商情,2020,(13):165.
[2]张劲伟.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9,(38):73,75.
[3]张开银.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讨[J].文渊(高中版),2018,(1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