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明
湖北 随州 441300
摘要:高考对于高中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如今我国高考方向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从考查学生的知识深度转变为考察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题目也越来越贴近生活,为了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获得能够促进终身发展的宝贵财富,广大教师应当在现有基础上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与提升,引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围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地锻炼他们的素养。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学好数学课程,能够促使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缜密程度。高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难度更高,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拥有缜密的思维、独立思考能力,掌握做题的技巧。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大量的做数学练习题来提升做题技能,同时更加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
一、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向
1、能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接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对教育水平的衡量标准也越来越高。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望,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还在沿用原有的教学模式,还在坚持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忽视对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这种教学模式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将逻辑能力限制在固定的条框中,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能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懂学、会学的学生。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综合素质高、能参与社会竞争的全方位人才是核心素养的主要目的。它要求学生要具备四项基本能力:一是自觉性,这是当代学生欠缺的,学生要能够自动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二是探究性,高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内容,要有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能发现隐藏的知识点;三是创新性,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懂得创新的学生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四是实践性,知识来源于实践也要应用于实践。一切脱离实践的知识都是纸上谈兵,毫无价值加强素质培养是高中数学课堂改革的方向,它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在高中学习阶段,由于要面对高考的严俊。考验,高中教师往往不敢进行新的教学尝试,怕影响到学生的成绩。核心素养能够帮助高中数学教师转变观念和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增添助力,为学生日后走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夯实基础。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开展策略
1、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能够有针对性地搜索教学资源,并将多种资源形式融为一体,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主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化的视频、欢乐的音乐、生活化的图片展示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数学情境,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随机抽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某种商品的销售量、电视剧的播放量等数据,让学生思考如何获得这些数据,使学生初步了解简答随机抽样的定义。接着可以播放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抽签法和随机数法的区别,再展示出三个例题并配上相应的图片,如质监局要从生产出来的饼干中抽取一百个个体作为样本、班级里有五十名学生,教师指定个子最高的三个人参加跳高比赛、从三十个小汽车玩具中抽取五个进行质检,让学生思考哪种方式属于简单随机抽样。这种方式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随机抽样的理解,而且色彩多变、形式多样的画面能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2、注重学生进展,拟订分层目标
新课程革新倡导授课实践要展现推动学生进展这一基准信念。老师是课上的组建者、指引者与考核者、但不是课上教育实践的中心,学生才是老师授课服务的对象。所以,老师在授课的途中,要以学生为中拟定课上授课目标,重视同学们的个性发展。
比如,在教学“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这一课时,老师把教材上的例子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炮弹的射高和时间存有怎样的关系;南极的臭氧空洞面积和时间变化间的关系;八五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城镇群众的恩格尔参数伴着时间进展形成的变化。”同学们都陷入了思考中。一段时间后,老师再请几名同学来回答这些问题,有的同学可以轻而易举地叙述事件和时间的变化,但有的同学还有没发觉之中的变化,还有的同学提前预习了本次课的内容,试着列出了函数的表达公式。同学们的学习水平不一样,假如采取单一的授课方法不但不可以让学习水平差的同学跟上授课进程,还不能帮助已经学会这个知识点的同学加强学习水平,所以就可以采取分授课方法,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有所收获。在授课活动中,老师依据授课现实情况调节授课方式,展开分层授课,合理规划授课内容,让每名同学都可以有所成就。
3、充分信息技术,强化直观感受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抽象化数学知识转换为直观的图形与现象,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并且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多种元素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可以让数学知识更具有生命力,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课堂氛围过于沉闷的情况,并通过多方面的刺激,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几何教学的过程中,在涉及到关于立体几何的问题时,因为学生对问题缺乏直观的感受,从而导致其难以对知识进行一个准确的理解,使课堂教学的效果难以保障。而在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后,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直观的相关教学内容展现到荧幕上,让学生对几何体在空间当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其各个要素在进行计算过程时的原理,令学生获得清晰准确的直观感受,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在数学教育中,因其本身和社会发展关联密切,故一定要多注意时政热点。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更是要多围绕学生和课标、新高考追求调整思路,提高教学效益,展现数学魅力。
参考文献:
[1]聂洪波.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8,(50):118-119.
[2]吴永福.新高考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