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 张超
[导读] 进入新时代,随着新课改深度推进、新课程逐步实施、新高考循序落实

        张超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高级中学  
        摘要:进入新时代,随着新课改深度推进、新课程逐步实施、新高考循序落实,实现高中数学教学向着高质量、高效能发展,也成为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的重点与关键。而“深度学习”理念的应运而生,为高中数学教学更好开展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然而,受到长期以来传统思想观念与育人定位的束缚,以致很多教师在落实高中数学教学指导时,依然很少去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导致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形式比较乏味、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质与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感知依然处于被动接受、浅层次认知层面,“深度学习”的目标并未达成。基于此,教师应该以学生实际为基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有助于“深度学习”实现的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协作交流、互动研讨中“深度”领悟不同数学知识的内涵与实质,为确保教学效能提升,教学目标实现而提供助力,奠基铺路。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学习难度、教学要求、认识深度上提升明显,很多数学知识、内容、问题学习,只有以深入解析方可获得充分掌握。这使得深度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而打造基于“深度学习”下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也成为新时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着力强化的关键与重点所在。因此,教师应该以“深度学习”理念为依托,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灵活构建教学生态、逐步创新教学途径、不断优化教学措施,为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提供助力与铺垫,以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深入探究、自主实践、多元体验中投身“深度学习”领域,为实现自身认知能力提升,促进综合素养塑造而铺设道路,让“深度学习”真正成为帮助学生更好学数学、用数学的必要保证,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更具实效性、发展性、科学性。
        一、借助体验式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学习
        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认知能力与个性特质的高中学生而言,其“深度学习”的开展,必须以浓厚兴趣与迫切意愿为驱动。可以说,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知识缺乏兴趣、动力不足,其“深度学习”自然难以实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时,应该以体验式教学情境创设为辅助,营造出宽松、欢悦、和谐的教与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萌生出自主互动、协作互促的意愿与需要,为“深度学习”科学开展、更好发展提供保证。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发展需要等而体现的差异与不足,教师应该给予高度关注,并开展充分引导,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学习所需参与课堂活动,在体验、探究、实践中拓宽视域、提升认识、增强能力。另外,对于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所产生全新认识、奇异思想给予必要尊重,并和学生一起开展分析、探究,让学生在被关注、受尊重中敢于质疑、积极互动,为学生主体地位彰显与“深度学习”实现而铺设道路。例如,在“幂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过解析式探究幂函数的基础上,组织其动手制作幂函数图形,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幂函数”的特点与性质,以达到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通过探究式教学活动构建,增强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随着高中数学学习 难度的增加、教学要求的提高,很多学生在思维、认知、理解上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模式,且更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分析、解答不同数学问题,在思辨与推理中拓宽自身思维路径。

这使得教师对“深度学习”活动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践行“深度学习”指导时,应该以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为基础,多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延展性、发散性的数学问题与教学活动,并适当将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在互动中总结数学规律,探寻解题方法,在一题多解、发散思维、多元认知中增强“深度学习”的趣味性、实效性,使学生更热衷于在彼此分享、互相协作中学习数学知识、领悟数学内涵、获得认知发展。例如,在开展《直线、平面平行判定及其性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学生初中所学的平面平行知识为辅助,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平行的性质与特点,促使学生在完善认知构架中构建起对应的立体空间思维意识。随后结合基本判定定理,对直线、平面平行的性质开展分析、研讨,在师生、生生争辩、互动中使思维由平面向立体过渡,逐步增强学生的立体空间感,让学生在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引领下进行“深度学习”,获得认知迁移。
        三、依托多元化教学路径铺设,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
        为了切实增强“深度学习”的发展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一些辅助性资源、素材、工具的应用,使教与学的路径得以充分拓展。而且,通过对一些教学道具、数学模型、生活素材的引入,学生“深度学习”的方式也会更加灵活多样。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介、直观资源、趣味活动等来促进“深度学习”发展,让学生在多元化、丰富性实践中体味不同数学知识的特性与现实意义,使高中数学课堂中“深度学习”的开展更具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另外,在各类“深度学习”元素的刺激下,学生的认知夙愿也会更加迫切,其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便会于无形之中得到全面调动,更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深度学习”路径的拓展,很多比较抽象、复杂、深奥的数学知识、问题、内容等也会以更为直观的方式进行呈现,更利于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升。既增加了“深度学习”的实效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了保证。
        四、结论
        总之,“深度学习”已成为新时代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得以更好发展的必然途径,且可以为学生认知迁移、夙愿释放提供坚实保证。而且,随着“深度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充分应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将会得到全面提升,数学教与学的发展也会更为深入、充分、多元、丰富,更利于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塑造。因此,为了促使学生数学学习由浅层次相深层次过渡,帮助学生在探究、实践、参与、研讨、体验中构建更为完备的认知体系,达到深入理解不同数学知识内涵、充分把握具体学习内容实质的目的,教师在落实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指导时,应该以“深度学习”为驱动,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措施的优化、教学途径的延展、教学方式的变革,使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展、落实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以全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切实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注: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CJYC20030248
参考文献:
        [1]宋萍.高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9(34):138.
        [2]周小英.浅谈如何用“深度学习”改变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家长,2019(32):76.
        [3]严振君.基于深度学习构建高中数学深度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19(30):56-57.
        [4]邵曦.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20):62-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