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班主任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 何齐
[导读] 吉大力旺的不一样不在于大楼和那夺人眼球的红楼梯

        何齐
        吉林省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130031
        前言:吉大力旺的不一样不在于大楼和那夺人眼球的红楼梯,而在于有一群勇于不断拼搏在路上的教育人,不知疲惫,披星戴月,为了心之所向向前走着。在路上,教育的践行者付出的青春与力量是有价值的,如同战士一般,书写着一次又一次属于力旺人的精彩故事.....
        默默的感谢:
        班主任的工作也许做的时候才会知道要好好去观察、思考孩子们真正的成长需要,在一些细节上可以去更用心的揣摩,虽说与这一批孩子相处已经400天有余,可到了想分享的时候,仿佛又不知从和谈起了。
        工作已有13个年头,班主任经验还是有些的,但是在力旺当班主任还是第一次,所以真正的经验倒是真的谈不上。记得在云南外出学习接到学校的通知时,似乎有点不知所措,还好有师傅(臧主任)在,我主动找师傅聊天,那时师傅还在受腰椎病痛的困扰,就在云南那个小操场我还在不停歇且无法掩饰的诉说自己的顾虑,同时却没有真正去体会师傅的痛苦可以向谁诉说,回头想起很是汗颜,自己在思想上还是“年轻”啊。所以,首先要感谢第一位,在师傅的豁达与包容心之下让一群人2019年走在了一起,慢慢体会师傅做事的纯粹与智慧,让我们一路走的很安稳,不断的汲取着能量,充实而愉快的度过。
         还要说说我的搭班:王老师(王吉宏主任)!他德才兼备,承担除了学校工作外,更多负责知行班孩子的全方面指导,致使在15班享受科任教师这一职到目前为止,我还未大声说过话,当然也就没发过脾气,也许这是每次到班级孩子们安静与专注的侯课有莫大的关系。知行班的孩子们是幸福的,每天的笑脸是给老师们的额外礼物,我相信授课的老师都会感同身受吧。不知多少次在工作中有了困惑,我也总是会想去与王老师说道说道,“说道”病除。唐老师,阴老师为人谦逊富有智慧,也是我在倾诉中获得了这样或那样的可实施而得体的解决方法。可见,倾诉多么重要,好的工作小伙伴也更为重要。
        小七:
        回来说说我的小七班,也许建班之初,秉承着“做一位心中有他人”的一个并无出处的想法去做,要做一个快乐的、朴实的可爱的好孩子向前走,毕竟每个孩子的成长是每一个家庭的核心与期望。其实,初期很担心家长们无法适应吉大的高强度学习,所以“家长有话要说“这个小栏目就在班级微信平台出现了,也可以称之为“群言堂“,大家各抒己见,各论其道。”我不会做平台,只能委托家长与学生,而现在的教育鸡汤或毒鸡汤都很多,我们怎么看、怎么想也许真不能闭门造车,家长朋友们把话说话出来也许会能释放一些。方法简单,我会基于一个当前比较新的教育类语段做引子,先开一个头,不给大家设限的在微信群中公开的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开始可能会给老师带“高帽”,在多次与家长们沟通要实话实说才能解决问题后,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就会好起来,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倾诉的时间多了,经过一年的磨合就也许不那么多焦虑了,释放焦虑是很好的和自己和解并与孩子亲近。在“对话”中实现彼此了解,同时使心灵、情感得到沟通。“对话”让思想成为活水,犹如泉眼,催生出汩汩的思想之水。


        吉大力旺中学多年坚持的社会实践也许是未来学校的样子,记得前两个月上海开启了中学阶段综合学科加入社会实践10次的评价体系,西餐礼仪,经济政治,面点体验,交通法规,防火防震结合着4D影片模拟场景演练,政府在做符合孩子认知天性。一个月后北京如法炮制,我相信孩子们未来会默默感谢学校的前瞻性。感谢崔校长,王校长真正考虑学生的成长需求,关爱在实处,还有坚持读书的关键,让孩子在躁动的青春年华学会好好劳动、学会认真思考、学会默默奉献、学会静下来的意义。就在刚刚结束的“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的比赛中,也不由得感叹,刚刚上海结业考试中有书写的等级考试的消息,语文组就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尝试。记得在初一的暑、寒假以及国庆假期过后,我们是否还是会有几分担忧,一放假孩子们就“打回原形”,我是有这样的顾虑的。记得孩子在这个开学第一周承担升旗仪式中说“在参加课后班时一说力旺就知道这个孩子错不了“的话语着实觉得老师们的努力是有痕迹的,在回顾着许多社会实践中的点点滴滴,也会觉得投入其中很快乐很充实,有效果,起作用。
        其实,烦恼总是会有的,班级里女生偷偷告诉我:老师,我有时候都分不清楚到底某某是某某,因为我们班级里有14个小胖子,很均匀、很相似,在海拔上也没有优势,班长中一个小胖,一个大胖,就连我们班的第一名也是如此小身材,可想而知在生活中的自律是否会有很多问题存在。坚持运动,打卡是疫情期间我关注最多的一项视频打卡任务,每周一次体质了解,阶段性找教练做方法培训都是日常标配。
        一个孩子的改变也是成功:
        我和孩子们说“实事求是“才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不拿无知当个性,在这里我举两个学生的例子。有个男孩子在军训第二天就说要回家,看着他歪带帽子和走路顺拐的节奏感,我就想:你的小滑头这么快就暴露了?随后家长以孩子有“诗歌比赛”为由带走了一天,我勉强同意,但心里还是觉得他在“搞特殊”。他比赛回来时说:“”老师,我四肢骨折过!”听的我有些诧异,在他的极快的语速里听着他眉飞色舞讲述自己的经历,同时我的余光还要关注十几个由于胖无法踢起来的正步,就没有细细听下去,他的顺拐较为严重,最终没有进入方队,回到学校后多次与同学小争执,还有满身的不正当小理由,打别人小报告,让我更不能去把他纳入积极阳光的行列,再后来成绩中下,态度偏差,语言不实,是我与同学们最开始对他的评价。直到一天......他在学校跌了一次跟头,再次骨折了,(这里感谢李校长的智慧与处理问题的冷静,及时且恰当,让家长焦虑的心慢慢缓和下来)在高昂的医药费的压力下,家长的态度也很让人钦佩,妈妈说:“何老师,别的不怕,就怕孩子跟不上吉大步伐,后来我带着自己的孩子到了他的家里补了一天的外语课”,也许学校的传统关爱让家长也有所触动,更因为学生双肘打钢板无法写字,家长跟在班级后面代笔抄写笔记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三方的相互了解与信任让孩子的学习态度得到了一个180度的转变,孩子看到母亲的付出,学校的帮助,同学的关爱,加之自己的经历让孩子明白奋斗的意义,从而学习劲头十足,考试一直不停的努力,从班级的后进生通过数月努力曾一跃成为班级的前五名!还记得鲁俊老师说监考中个发现了一个孩子,十分认真的写卷,百分认真的写作文草稿,俊俊动容的说:他真的太想好了!这让我想起前几日班级平台更新,家长要我写点寄语,当时我和孩子在家中一起烙饼,手里都是面,不过还是第一时间想给家长发过去.....我写的是:“运动赛场应看到什么?我们无法所有人都站在跑道上,也不能苛求得到第一名,但却不可以缺少“精气神”,我们常常思考,要给国家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我想,看看《夺冠》为何会成为中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就可以再次的明白,那一代的女排精神是如何拼搏出一条虽艰难但又如此坚定的路!女排精神,运动竞技场上,学习的路上其实都有相似之处,人的天赋也许有高低,但是拼搏的路上你不能缺席!加油,新一代的后浪!“这个受伤的男孩子,我会记得他现在自信而坚定的样子,虽然他走路还是顺拐,可眼神越来越清澈。
        每一位教育人的心里总有好多我们无法言说的事,每个孩子成长都是一个故事,我们的耕耘无愧于心就是对自己工作中最好的回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