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错号”惹的祸——浅谈作业批改中的符号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 郭华峰
[导读] 在我们教师的私下谈话氛围中,常常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们班的×××,真是无药可救了!

        郭华峰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第二实验小学
        在我们教师的私下谈话氛围中,常常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们班的×××,真是无药可救了!每次考试都超不过50分,看着一张卷子上刺眼的红错号,我真不知该不该这样画!”
        “可不是嘛,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学生,每次改作业错号都要比对号多,盖着改着,我还真想给他扔了!作业一发,他总是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射一圈,马上把卷子团成一团塞到斗儿里了。是他认识到自己错了,还是伤到了自尊?要是知道自己错了,就好好学呗?反而有点破罐破摔的念头,下次考试他竟然连交也不交了!一问他怎么说:‘反正都是错号,交与不交有什么区别?干脆得个鸡蛋回家煮吧!’你看看,这样的学生简直就是一块儿青红砖!”
        每每听到如此的对话,我都在心里想:“这真是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是老师们批改作业中符号上的错误?如果不改错号,光改正确的行不行?或者把符号换成圈儿行不行呢?”       
         抱着这样的念头,我开始调整自己的观念,在批改作业中再也不画错号了。遇到中上等学生的作业及卷子,就把错的答案化成圈;遇到特别差的学生的作业及卷子,咱也学点儿周弘的赏识教育,光拣正确的答案批改上大大的对号。

嘿!没想到,第一次的尝试就让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个差生看到自己的卷子上这次对号这么多,并没一个错号,竟左手拿着卷子,右手做出胜利之势,忘情地蹦了起来:“我全对了!我终于全对了!”忽觉不对劲,扭头看看大家惊异的目光,脸一红吐了一下舌头,马上坐了下来。。这一节课,我少有的轻松,效果却出奇的好。这个学生从始至终都是端端正正的一个姿势在认真听讲,回答问题也少有的积极踊跃。后来他的成绩也一次比一次进步。现在想起来,有些学生的退步或者停步不前,一方面是他自身存在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确实是老师批改的“错号”惹的祸。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致表明:固然,学生的学习成效与他的智力水平有关,同时受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各种教学条件的制约,然而,学习积极性对学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只有端正学习态度,形成一种积极学习的心理倾向,才有可能充分发挥智力水平,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学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学习积极性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它既是学习前学生乐学的心理基础,也是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好的心理支柱,还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心理保证。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是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第一,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产生激情,激情产生快乐。如果说热忱和激情像一把火焰,那么,兴趣就是点燃激情的火种。这样的火焰不仅可以照亮学生的求学之路,更可以温暖老师的心灵,为老师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我想刚才我提到的这个学生,肯定也是兴趣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吧!
        诸位老师,如果现在你还存在这样的误区,不妨也试试我的方法,把你的错号换一换吧!要知道咱们的轻轻两笔就有可能判了哪个学生的死刑。或许他是一个顶聪明的学生,他会因这次考试的错误过多而大伤自尊,认为自己根本学不会,从而产生厌学心理,丧失上进,给咱们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果,你换一种批改符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你的教学工作中,肯定也会从此乐此不疲,受益匪浅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