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
河南省永城市第十三小学
摘要: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社会发展当中对于人才需求的一种需求,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将学生行为习惯引导养成作为一种重要的内容纳入其中。本文先分析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原则,接着提出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长期以来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人们往往仅仅注重进行认知教育,但是相对忽视行为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较差,存在明显教条主义。为此,如何将养成教育变成守规则的口头要求,仅仅对内容进行背诵是远远不够的,这并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仅是重视学生行为规范,而忽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矫正,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往往也仅仅是重视原则和简单的运用,但是相对忽视方法的多样性,很多教师和家长都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但是忽视对于行为习惯的培养,她们会容忍儿童偏食,遵守社会公德,但却很少容忍孩子成绩的落差。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认识到行为习惯养成的迫切性,并寻找可行的路径来提升德育教学效果。
一、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原则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要注重把握以下原则,首先要充分的尊重和了解学生,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处在社会关系当中以及成长的人。为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所具有的变化,便利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同时要真正的热爱学生,将每个学生都平等地对待,尊重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小学生本身模仿能力比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师范的作用,学校要严格的要求教师,教师要着重加强自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生也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对各个环节做到严格的把控,切忌流于形式,坚持实践教育和开放式教育,坚持传统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相互结合。此外,还要能够认识的家庭教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充分发挥学生、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合力,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行实施。
(一)明确理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道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具有的重要性,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的内容,整理为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在家里怎么做,在学校中应该怎么做,在社会上也是如此。具体来说可以利用班会消费以及课堂讲教育教学的形式,采用学生、教师、家长等多种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动机,明确行为习惯与自身的认识交往活动具有这样的联系,并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例如游戏、表演或者故事等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进一步的记忆。
(二)引导实践,塑造行为习惯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具体来说是在实践当中养成的,文明习惯习惯的养成更是如此,为此要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不但可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体系,并能够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锻炼。
为此,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实践,首先要能够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情节,考虑到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为此,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时,要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目标,并做到持之以恒,专心致志,这里要特别强调教师所发挥的引导示范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才能够让学生有所模仿。
(三)多层次训练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着重训练方式的应用,训练具体来说就是应用有计划、步骤的方式作为实践,来加深体验认知,以此达到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饮食、安全、知识复习讲解,社会行为习惯主要包括礼貌与他人的交往的训练,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通过努力克服学生所存在的缺点,以此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
(四)明确目标,适当考评
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学生要完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建立适当的目标体系,调动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性,又能够将科学化得以落实。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要能够将市场化意识进行落实,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及水平制定不同的目标,引导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层次上有所提升,而对于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也可以是动画以及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展示。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当中,通过考评的方式是最好的督促手段,具体来说可以将科学的考评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来看待,训练做到及时及全方位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尽可能的要做到多元化,对于存在不文明或者是不规范的行为,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并结合达标的情况来看,发挥榜样带头模范作用,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做到及时的表彰。
(五)做好反馈,养成文明行为
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要做到及时的矫正和奖励,做出下一步的具体行动方案,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后,还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变化。为此,这就需要进行训练、考评,是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简单的一个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结语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积极的教育氛围,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合力集中到一起,为学生营造良好行为习惯的创造氛围,真正的让学生有所学习有所成长。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时,要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目标,并做到持之以恒,专心致志,这里要特别强调教师所发挥的引导示范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才能够让学生有所模仿。对小学生的教育当中还要不断的探索对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策略,以此更好的促进与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涛,孙自立.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究[J].大科技,2012(23):42-43.
[2]李素兰.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3(2):150-151.
[7]冯永东.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策略谈[J].学校管理,2016(4):48-49.
[3]吴少锋.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6):45-46.
[4]陈晓年.浅谈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和特点[J].学周刊,2018(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