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覃喜
[导读] 改变传统的教学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覃喜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3
        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成为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伴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如何科学有效开展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值得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单纯的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本文以《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为例,结合实践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对课堂课程的开展与实施,以及存目前遇到的问题,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路径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概述
        2020年初始,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院校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整合网络教学平台资源,逐步开展线上网络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发现,单纯将课堂搬到线上进行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因此,将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融合二者优势为一体的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国内外高校电子类专业均有开设此课程。以该门课程为例,结合目前课程开展现状,探索线上与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能较好的克服之前线下模式教学的不足,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成效。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对于老师挖掘课程知识点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为能更好地实施混合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尝试使用多种方式设计每一个任务,让学生能够清晰明了的掌握对应的知识点。
        二、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将视线聚焦到当下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教学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题,教师在学期初制定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学生只能根据老师上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处于被动接受“填鸭式”“灌溉式”的教育。在学习理论知识部分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问题导入、实验引入、结合生产实践和科研经历等方式进行讲解,但多数时候并未达到预期的讲授效果。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课堂答疑及课堂练习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等原因,部分学生不勇于表现自己,课堂上不敢问老师,课后不联系老师,师生之间的线下交流较少,也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存在对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生在课上不能主动参与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堂,在课下也不能高效投入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学习;二是由于目前班级学生当中,既有高中升学过来的学生又有中职生,基础水平各不相同。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而言吸收与理解参差不齐,学生学习能力“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状况普遍存在,能力水平较高者“不够吃”,而较薄弱者则“消化不了”。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路径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由于传感器形式多种多样、应用涉及领域多,导致教学内容较多实践性也较强,但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当中又必须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在后续的课程教学当中加深理解。

如何来巧妙的解决高职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这个问题,是所有高职老师们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对授课学生能力进行分析,实现因材施教,对授课内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授课过程主要有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
        1、课前准备
        在开课前,教师在慧职教教学平台上建立“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线上课程与班级。将课程需要的授课PPT、文档、视频、练习题等相关教学文件上传,并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章节处设置任务点,要求学生根据对应章节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可以借助线上教学平台灵活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比如学习哪几个知识点,观看哪些PPT课件和教学视频,同时还可以记录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及疑惑的地方,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的讨论区与老师或同学讨论、留言。
        教师通过登录系统的后台,根据系统统计的结果,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摸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调整线下教学内容,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精准指导。        
        2、课堂教学
        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的学习记录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在教学平台讨论的热门问题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讲授。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完温湿度传感器的模块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每种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给出几种测量对象和测量环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具体的测量方案与测量电路,接着通过开展项目化的实训,将温度测量电路的设计以及制作,电路制作完成后,通过测试验证结果是否与预期的设计相符。在学生测试验证完成后,教师对每一小组进行总结和评价,并给出考核结果。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既培养学生的思考钻研能力,又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课后环节
    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则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而考核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更多的需要进行过程性的考核。教师通过慧职教平台发布课后作业,针对容易搞不清楚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难点。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可通慧职教平台查看学生课后参与学习和课程反馈的情况,助力于教师对课堂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改进教学设计,增强下次课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课下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方式。由于“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形势。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可将两者进行优劣互补;利用信息化技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基础知识,课上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将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学效果。当然,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现阶段依旧存在不少的问题,随着“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相关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相信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熊元强.“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几点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8,(33):186-187.
[2]陈娅冰,赵志豪.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便捷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0):121-123,130.
[3]汪玲萍.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合式学习模式建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8(03):103-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