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胡小云
[导读] 在历史课堂中,丰富的信息和具有吸引力的故事

        胡小云
        汉寿县洋淘湖镇中学
        摘要:在历史课堂中,丰富的信息和具有吸引力的故事,以及充满逻辑、富有结构的历史先后事件都能打开学生前所未有的历史体验,老师需要聚焦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拓展相关的历史故事,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水准,善于更新教学理念、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将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出来,才能大程度地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合理运用,学生的历史思维、探索性才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教学质量;初中历史;教学初探

        教学模式迎来了新的时代,教学理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对老师、课堂和学科感兴趣,在课前期待老师的历史教学,课后回味课堂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老师需要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历史事件展现给学生,提升学生探索思维的能力,在新时代对历史课程有新的探究。
一、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
        历史课程是从初中开始的,学生在此之前只对历史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在初一的历史教学中,老师需要让学生对历史课有一个清楚概念,历史不仅是需要学生去认识、了解的,而是需要通过对历史事件去深入发现古代人的思想以及智慧,对自己的学习、成长起到引领作用。而在以前的历史课上,老师大多是让学生记下事件相关的重要时间、地点,再将作用以及影响直白的传达给学生,历史课堂显得枯燥、毫无活跃气氛,学生因此减少了兴趣,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并没有将学生很好的理解历史的真正意义[1]。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中,第一单元讲的是中国早期的人类,刚接触历史学科,不少学生认为历史都是过去的事物,不必深究,但历史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我们生活中的人类,很久之前还是没有电子产品、靠自己劳动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的遗址、生存地区,而后出现的山顶洞人以及他们的农业耕田发展对于古代人类的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了解现在的生活与以前有着怎样天壤的差别,而这些丰富的信息也增加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在了过去的同时也明白,历史虽是过去,但我们是在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我们要学习古代人类的团结合作、善于创造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创造思维。


二、营造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新时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带来许多便利,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历史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的图像和视频展现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在历史事件中。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春秋战国课程中,不管是春秋还是战国时期,都有与之相关的故事电影,老师可以将电影的片段播放出来,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也会带入自己的情感,对于战争的连绵不断、各国势力的崛起与衰落,有战争就会有的伤亡让学生感叹不已,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处于安稳中的学生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2]。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老师只会把固定的历史见解灌输给学生,用作考试时候的知识点,忽略了学生的历史意识,没有自身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描述,因此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有着自己观念。在观看了电影片段之后的学生们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老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在探究、分析历史事件的同时升华自己的情感,吸取古人的智慧用于我们现在的生活。
三、拓展历史故事,发挥学生的历史探索
        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所谓“历史即故事”,老师声情并茂的授课形式将历史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学生无一不将自己代入进去,自然而然就沉浸在老师所讲的历史故事当中,并且思考着当时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初中生的思维还在发展阶段,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历史问题时,不能够发现蕴含在其中的道理,老师需要用历史故事去引领学生。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清明时期的课程中,提到了明朝对外的关系,蕴含在其中的明朝思想和文化是超越前代的,但其中有很多历史细节有所删减,老师则以明朝对外关系的历史故事进行比较全面的讲解,让学生理清思路,把课本的明朝对外关系进行延伸,从而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另外,老师也可以设计几个问题,比如文章中的明朝对外关系采取怎样的措施,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带来了何种意义?老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通过问题学生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概念,学生对历史故事兴趣提高了,自然也会去反思、钻研问题,通过故事体会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古人的优秀品质,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有所提升。
结语:
        在学生的历史认知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拓展历史故事,广阔学生的视野,积累学生的历史知识,让头脑更加灵活地思考与探索。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书本知识的记忆,更要吸收古人正确的、对社会有利的思想精华,在生活中不断创造自己的成长历史,发挥学习历史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国林.浅谈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培养核心素养所面临的问题[J].教育革新,2019(07):44.
[2]林少珠.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15):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