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艳
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镇兴地小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的重要部分,在人生的教育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开创地位。而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学习语文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课本的理论知识培养之外,更要重视的是对学习方式和精神品质的塑造。人的知识储备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遗忘,但是人的内在修养是根深蒂固,对于人生有着重大影响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加入德育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德育理念
引言: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新型教育政策和制度。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德育理念的提出,是保障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能够让老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教学工作。语文教学本身有着一定的德育思想,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将这些德育理念知识凸显出来,是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约束和引导的重要方法。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能够通过体会作者的思想表达来感受文章中所蕴含的德育理念,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进行成长。
一、创新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理论的传输,以应试考试为目的,往往会忽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于生活和自身的探索和需求。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学习过程中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课堂氛围不够活跃,不能进行独立的思考。首先需要将教学过程改进得更加充满趣味性,从而使得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再伴随着兴趣的指引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1]。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中,可以通过实际表演的方式来表达文章所展现的故事。在课前先准备半杯水和充足的砂石,在教授课文后进行实际的操作,这样就会使学生发现,其实对于文中所采用的方式,乌鸦并不能喝到瓶中的水。这样可以告诫学生,课本中的内容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地进行思考,也要将学习所得到的知识进行实践,才能发现这些知识是否都是正确的。对于这个探索过程,也是德育思想中实事求是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创立相应的教学情境
进行教学情境的设立,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代入感更强,从而更好地进行问题的思索和表达。语文知识本身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并且鼓励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于德育理念的渗透可以是通过对某个场景的模拟,来实现让学生身临其境,并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例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教导学生要具有诚实的品质。有些时候选择诚实,就会和事实相违背,甚至会损害自身的利益。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什么时候能讲真话。如果一个老人,被医生发现得了癌症,即将离开人世,这时是否应当告诉他真相呢?对于这类问题本身是没有正确答案的,但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对于以后的生活和自身的性格建设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这也是灌输德育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结合实际生活
小学生的认知和经历是有限的,对语文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吸收。这时可以将文章内容和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的经历和情感上能和文章内容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针对语文教学中德育理念的渗透,可以选取时下的热门问题进行探讨。当今社会的信息交流速度快,信息全面,对于小学生每天能够接收到的信息也格外丰富。并且,小学生本身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心理,通过对市政热门问题的探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例如,《爱迪生救妈妈》一课,生活中也有相应的案例。这是培养学生在应对危险时,首先要镇定,再结合自己的智慧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培养独立的意识和能力[2]。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基础,例如不小心被伤到自己后应该如何止血,同伴晕倒了应该如何去做等等。对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鼓励学生进行实践
所有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服务于生活实践的。在实践中体会德育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书本中教会学生要懂得感恩,在生活中就要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比如帮父母做家务、在母亲节父亲节给父母送一些手工制作的小礼物,这些不仅是对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商。学生通过实际的生活实践,可以将课本上所学习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精神修养,从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创造自我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也能促进学生和他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和生活习惯都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通入到学生生活中,为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对于小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并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内在精神品质和文学素养。二者相辅相成,从而使得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创新型、独立型人才做出巨大贡献。德育思想的培养是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融入更多的耐心和爱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红梅.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德育理念渗透[J]. 新课程(上), 2016(9).
[2]李中英.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德育理念渗透[J]. 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 2016(3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