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渗透下的儿童寓言版画探索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5期   作者: 朱超群
[导读] 小学生对寓言故事十分喜爱,而版画又是介于文学与绘画之间的一种艺术,

        朱超群
        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中心小学  321037
        内容摘要:小学生对寓言故事十分喜爱,而版画又是介于文学与绘画之间的一种艺术,学生在欣赏、学习和创编版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寓言”和“版画”育人共性的认知,锻炼和提高了版画改编的能力,并对改编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版画和寓言的结合,让寓言文学的呈现形式和内容表现变得更丰富、更形象、更直观,也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开发和培养。
关键词:寓言文学  版画创作  探索

        寓言“借物明理”的特点,版画借助图像让人读画明理,但两者在篇幅设计、故事情节和育人方面却有共性。在篇幅安排方面:“寓言”言简意赅,字数常在千百字之内;“版画”用制版印版来塑造故事主体。
        一、寓言版语,用版画言寓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此,寓言文学的版画改编应“授之以渔”,即将版画改编的操作步骤与方法教给学生,他们才能将寓言文学这种抽象的文字表现变成具象的版画制作。教师从学生的寓言分析、概括能力和版画造型、表现、处理能力出发,通过“分步骤,找重点”的学习,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文字转化成图像”的练习,帮助掌握各步骤的知识要领和处理方法,便于学生顺利完成版画的创作,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寓言”和“版画”表现形式和教育意义的再认识,锻炼和巩固他们的综合表现能力。
        1.品读寓言,积累故事素材
        寓言文学的版画创作,顾名思义就是读寓言做版画。教师从学校现有的寓言资源和学生感兴趣寓言入手,结合日常的美术、语文教学及学校文学社活动的开展,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阅读所学、熟知、新创的寓言,理解其揭示的教育意义,并对部分寓言故事加以归纳,如人物类、动物类、器物类等,分析故事的主体形象特点,为下一步的版画创作积累一定量的故事素材。
        2.欣赏版画,了解表现特点
        要让学生能做版画,首先要学会能欣赏版画,了解版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教师从学生对版画的喜爱入手,一方面通过将课内外相结合,通过“有效观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得出画意”四方面指导学生欣赏版画。另一方面与美术教学相结合,通过“分析版画构成——归纳表现技法——总结表现形式”三方面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版画作品,学习版画的作画工具和结构组成,了解其表现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变形等,表现形式有纸版画和木刻版画;色彩表现有黑白版画和套色版画。通过欣赏版画,学生对版画学习的兴趣逐步得到的培养,他们对版画的认知能力也逐步得到的提高,版画知识的储备量在无形中得意增加。
        二、传授技法,以版画焕寓
        当学生对“寓言”和“版画”的特点和构成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我们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版画技法对寓言文学进行“分层次,有步骤”的改编,以此激发他们版画创作的兴趣。
        1.学习版画技法,练就表现技能
        前期的版画作品欣赏只是让学生对版画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有了一定的知识了解,但对技法的实际掌握和运用能力还只停留在“能话不能画”阶段。为此,我们结合课堂美术教学,通过“临摹体验——互动探究——自主表现”逐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版画技法,练就简单的版画撕贴雕刻技能。
        (1)“临摹体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临摹大师作品,初步体验和学习版画造型中的的点、线、面等表现手法,激发版画绘制的欲望。
        (2)“互动探究”主要是让学生在互动学练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版画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提高实际运用的综合能力。
        (3)“自主表现”主要是让学生选取简单的人和物进行版画造型,以此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帮助他们及时巩固版画技法,练就一定的版画表现技法,为顺利进行寓言文学的版画改编的活动积累技术基础。


         2.学习改编方式,提升创新能力
        小学中段学生处于想象丰富期,通过有效地引导,他们能对已知寓言故事展开丰富的续想和寓意的迁移,结合学生的这类思维特点,我们研究决定主要采用以下(图示三)的三种方式,逐步激发学生的改编欲望,提升学生的改编和创新能力,变“让我看”到“我要画”。
        (1)原文改编
        “原文改编”是版画改编的基础学习,它是对寓言故事的原意呈现。主要是通过“读寓言、思寓意——说情节、找主角——借插图、塑形象——用技法、制作版画”四步骤来引导学生完成寓言文学的漫画改编。
        【例】:《龟兔赛跑》的原文改编。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读一读寓言,说说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说说“故事里都有谁?”,以此提炼出故事中的主体是“乌龟”和“兔子”,接着再问学生 “你能到用什么办法做兔子和乌龟呢?”。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其充分发挥想象的基础上,将故事主体由抽象变具象。最后教师让学生再读寓言,“兔子和乌龟在什么地方赛跑,比赛开始、途中、最后冲刺时表情和动作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黑板上的“兔子”和“乌龟”进行适当的版画技法处理,并添加简单的比赛场景,合作完成了《龟兔赛跑》的版画拼贴作品。
        (2)续想改编
        “续想改编”是版画改编的思变学习,它是对寓言故事进行扩展加工后的版画呈现,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选寓言、看故事——思前因、想后果——选情节、制作版画”三步骤来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拓展故事的前因后果,并运用一定的版画技法将自己的所想表现出来。
        (3)借题改编
        “借题改编”是版画改编的拓展学习,它是对寓言寓意灵活运用的版画呈现。当学生对寓言的寓意有深刻的了解,并能够结合生活中的时事进行“借题”发挥后,引导他们通过“读寓言、明寓意——借寓意、思生活——用寓言、制版画”三步骤来完成寓言文学的版画改编,以此加深学生对寓言育人功能的理解,锻炼了他们对寓言“活学活用”的本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表现能力。
        三、解放手脑,引版画创寓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史一种勇敢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因此,“创造性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已被看做艺术与艺术教育的一种最高追求”。当学生能够将寓言文学改编成版画后,教师应退居后台,给学生提供充盈的自主创编的机会,解放他们的手脑,让他们大胆想、大胆画、大胆试。但考虑到中段学生想象力丰富,创新表现能力弱等现实情况,在让学生进行自主创编时,教师通过“先扶后放”的形式,让学生根据学校的相关教育主题活动先进行“选寓言制作版画”的创编活动,以此降低他们创作的迷茫性,明确版画创作的方向,后鼓励学生立足“身边”,自主选择寓言进行自由创编,以此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水平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1.提供主题,明晰创编
        主要是结合学校的教育活动而进行的版画创编,意在让学生通过创编寓言版画活动,进一步关注学校的教育方向,提高他们 “灵活选寓言,有效制作版画”的综合表现能力,提升他们的道德内涵,加深对学校教育宗旨的理解。
        2.自由创编,展现个性
        主要是从学生对寓言的阅读情况和版画的创编能力有了有效地发展的情况出发,结合他们的思维跳跃和表现欲望强、想象力丰富等年龄特征,让他们大胆、自由的对生活的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有效的版画创编,以此加深他们对寓言育人功能的理解,再次提高他们的综合表现能力。
        3.自主选择,灵活表现
        儿童版画与儿童画虽属少儿美术范畴,但是儿童版画的创作更具随意性和自由性。所以让学生进行版画自主创编时,在选材上:我们鼓励学生凭自身的绘画习惯和有限的材料,进行自主选材,“你”可以选用吹塑纸刻画,卡纸,墙纸拼贴等在不同材料上进行创编;在画面处理上:我们鼓励学生“重寓意少装饰”,尽量减少或降低不必要的画面装饰,以简洁的形象和色彩来塑造、表现主体形象和画面故事,保证直观、有效的呈现寓言的寓意。通过自主选材和表现,学生创编版画的约束性少了,利于他们及时抓住创作的灵感,随时随地地进行寓言文学的版画创编,无形中促进了他们综合表现能力又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琳玲.美术教学的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J].2006年1月.
[2]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分析与教程[J].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3]刘磊.综合版画[M].重庆出版社, 2013年9月.
[4] 李永永.版画创作[M].重庆出版社, 2013年9月.
[5]杨锋.综合材料版画技法 [M].人民美术, 2012年5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