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实施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驱动幼儿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 宋晓梅
[导读] 趣味性和游戏化的户外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宋晓梅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中国中铁映秀幼儿园  623003
        摘要:趣味性和游戏化的户外体育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及对户外环境多变性的适应能力。促进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利于成长期幼儿的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有效实施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驱动幼儿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健康发展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针对幼儿户外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教师每天要引导幼儿参与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要不少于1小时。在此要求的指导下,教师在实施幼儿教育活动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幼儿户外教育活动,尤其是幼儿体育教育活动,还要采用多样的策略组织户外体育活动,给予幼儿切身经历的机会,使幼儿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锻炼,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事与愿违,在当前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户外活动环境、户外活动内容以及户外活动形式的探索与建构,机械地演练体育活动,导致大部分幼儿失去户外体育活动兴趣,影响了健康身心的塑造。
一、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内涵及意义
        幼儿体育活动有多种类型,户外体育活动就是其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户外体育活动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及创造性的特点。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的发展基础[2]。《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园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3]。户外体育活动作为保障幼儿健康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有目的地锻炼了幼儿身体,发展了幼儿身体的各项机能,而且让幼儿的社会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增强。除此之外,户外体育活动打破了教室活动的空间局限,为幼儿提供了更贴近自然的活动场地、更多的活动材料、更加自由的活动氛围[1]。
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实施策略
        (一)建构和谐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在幼儿户外活动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其作用远远地超过物理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建构了物理环境之后,教师还要下大力气,多方面地建构精神环境。《指南》针对幼儿教育活动,明确地提出了园区活动要求和家庭活动要求。在建构户外精神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园区特点,和家庭教育特点,从园区教育和家园合作教育两方面入手,建构良好的精神环境。以园区教育为例,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是以幼儿与教师的互动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在实施户外体育活动的时候,要尊重幼儿的活动主体性,且立足幼儿的活动主体性,给予他们自主实践、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拉近师幼关系,建构和谐的师幼关系,营造出和谐的精神环境。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在体育活动中,只有营造充满童趣、情趣、乐趣的环境氛围,幼儿才会想玩、乐玩、会玩。我园在体育活动中注重了“三化”的创设,即:活动内容情境化、方法游戏化、语言形象化。活动中最大限度地以角色游戏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贯穿始终。例如,在组织小班体育活动时,我们依据小班幼儿基本活动能力相对较差,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模仿,对游戏中的情节、角色、动作容易发生兴趣,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教师多选择有游戏情节的、角色是幼儿熟悉喜爱的、贴近幼儿生活的、规则简单的游戏。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情况随时增设和调整游戏情节内容,使体育活动目标蕴含在幼儿愉悦的游戏情境之中。与此同时,我们还将体育活动材料按目标与内容创设一定情境,将规则要求隐含在情境中,把基本动作的体验融合在孩子喜欢的运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使孩子们不自觉地扮演或假想游戏情境中的角色参与活动,吸引他们对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构建特色模式,优化指导形式
        提高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而且对增进幼儿运动素质和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达成上述要求,需要幼儿园教师不断丰富户外体育活动内容,努力挖掘户外体育活动的教育价值,由此达成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最终目标。整体规划模式,让户外活动彰显特色。幼儿园在观察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实效基础上,进一步合理建构与相互补充户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形成以“户外欢乐游”为主题的“三位一体”户外体育活动组织模式:每周一节的体育集中活动——教师依据幼儿身心年龄特点及运动发展规律,拟定集中活动内容,游戏化和情景化的体育集中活动能够促使幼儿动作能力以及社会性等方面获得良好发展[2]。
        (四)开展多序综合的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运动机能
        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我们将序化内容综合交织,将身体素质练习与基本动作。练习相互交融,强化身体素质的锻炼,促进了幼儿身体素质与体能动作的协调发展如我们根据幼儿的运动需要,把过去按基本动作划分的区域变为:将各种基本动作练习器具合理组成段落式区域,即平衡、钻、爬、跳等基本动作在一个段落区内幼儿得到综合练习和锻炼。在器械的设置组合上,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动作发展需要和身体素质发展重点,如小班以走、跳、爬、平衡等基本动作练习平衡性、协调性和柔韧性;中班以走、跑、跳、投、钻等练习速度、灵敏、协调性;大班以增强速度、力量、耐力、平衡、协调等作为身体素质提高的重点[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施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采用多样策略建构适宜的户外体育活动的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挖掘多种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内容,并应用多样的策略实施户外体育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多样体育活动,通过切身实践,塑造健康身心,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晨钰.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J].科幻画报,2020(09):240.
[2]曹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J].好家长,2020(70):62.
[3]简锦红.幼儿民间游戏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融入[J].新课程,2020(39):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