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玲
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幼儿园430070
前言: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幼儿的基础学习能力还是认知能力,都处于萌发阶段,在幼儿教学中必须结合幼儿发展的身心规律,完美设计教学计划,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天性活泼好动来培养幼儿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课程游戏化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幼儿学习注意力,提高幼儿学习效率。因此,加强课程游戏化建设对于培养小朋友的能力和展开班级管理有着积极作用。
一、课程游戏化的特征
(一)趣味性
游戏比较贴近生活,据不完全统计,游戏对大多数幼儿都具有吸引力,游戏可以使人轻松愉悦,而教学内容因为含知识点,需要小朋友去动脑筋去理解,所以在教师的教学过程难免枯燥,选择游戏教育具有相当大的趣味性,将教学和游戏有机的糅合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效果呢。首先,游戏的取材难度不可以太高,游戏的设定要贴近幼儿生活,或者是幼儿动动脑子可以够得着的。其次,幼儿在游戏其中可以积极地参与进来,幼儿看了以后都跃跃欲试,使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又增长了知识。游戏的精髓就是趣味性,失去趣味,游戏都会变得枯燥乏味。但是游戏所占教学的比例一定要掌握好,游戏的占比例低了达不到趣味课堂的趣味效果,游戏占比高了,整堂课知识点就会变少,这样做教育意义不大。通常,幼儿的游戏都比较活泼,许多教师的方式是挑选一些适合的小组游戏,再加上图片以及视频等配合进行。
(二)激发性
我们在设计挑选游戏时要选择有激发性的游戏,也就是说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幼儿的能力、智力可以得饭挖掘,有好多游戏在设计的时候也是经过专业团队缜密、科学设计的,设计游戏的娱乐性的过程中也兼顾了一定教育目的。记得有一个游戏叫做小马过河,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小马过河的场景,小马在过河时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幼儿平时所学的简单的计算题,幼儿算对一道题,小马走一步,幼儿算错了,小马就止步不前。这款游戏虽然很多小朋友都见过,但是大家一起进行这个游戏,给小马过河游戏注入了更多的趣味,幼儿在上课中不仅获得了快乐还锻炼了口算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选择具有激发性的游戏来挖掘幼儿潜力是必须做的。
二、课程游戏化在幼儿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游戏时间的把握问题,孩子如果能对一个游戏有长时间地热度,说明他活动的有意性非常强,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那么说明活动的有意性非常弱,游戏的水平不是很高。希望在游戏教学的内容安排上,能够多给教师足够时间和空间,让教师依据幼儿的兴趣及发展特点来备课,根据班里幼儿实际特点与情况开展让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
游戏地点的选择问题,游戏虽然有生动性,但也有弊端,比如说游戏中个人安全问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比较低,教师在进行幼儿游戏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地点的选取,排查安全隐患。
游戏的选择问题,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幼儿才是教学中的主角,所以教师要考虑这个游戏是否适合他们,他们会有兴趣吗?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应该让孩子选择,而不是由教师自己硬性安排,教学中教师不要喧宾夺主,要真正的做到引导幼儿,与他们一起游戏,而不是指挥他们该怎样玩。
三、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对幼儿园进行常规管理的措施
(一)对课程游戏化环境进行创新
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游戏环境可以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进而使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变成班级中的常规环境,对以后班级的常规化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1.对课程游戏化环境的安排
在玩游戏之前,教师需要实现良好的科学游戏布局,以使游戏环境和游戏过程取得最佳效果,可以室内或室外,并且可以将两者结合以创建最佳布局。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活动需要,随机调整先前选择的方法,确保更好地实施游戏活动。
2.游戏环境的设定内容
设计游戏环境时,教师可缩短游戏内容,以便幼儿可以找到游戏的好方法,幼儿可以根据色彩环境,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使游戏环境具有多层次的效果
幼儿具有不同的发展空间,因此游戏环境的布局应具有不同的层次,并应进行不同程度的社交活动。不同类型的游戏可以指导不同年龄的幼儿,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情况选择两种游戏。
(二)运用亲子游戏实现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
亲子游戏对于家校合作有重要的意义,亲子游戏可以加强教师和家长的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当今社会的压力使很多家长忙的不可开交,教师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是孩子情感性格形成的关键因素。家长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成为班级管理中的一员,这样家长在考虑问题时不仅仅从孩子角度出发,还会从班级角度出发,使幼儿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生长。
(三)游戏设计要符合教学需求
幼儿教师应仔细思索游戏教学活动的作用,因为并非所有游戏都适合幼儿。至于游戏材料的选择,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在各个层次上设计游戏,并根据需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不同年龄幼儿的学习有所不同,教师应意识到幼儿学习的多样性,并计划好各种游戏。例如,小班幼儿几乎没有学习技能,导致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游戏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需要降低游戏难度,并且要确保游戏的安全性,在幼儿活动期间受伤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并且相对安全。中、大班的幼儿学习程度要高于小班的幼儿,所以教师可以引入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游戏来制定幼儿的规则,例如跳山羊、跳绳和老鹰抓小鸡。同样,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脱离他们的教育要求,需要明确的学习目标,例如,扔手帕以增加幼儿的责任感并提高身体素质,老鹰捉小鸡游戏可以营造幼儿之间的集体荣誉感等等。从而让学生在这些游戏中培养自身素质、提高自身能力。在班级的常规管理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进步、自信等等优点。
小结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不仅仅关系幼儿的安全,更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老师要时刻更新自已的教育理念,用心用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自己,不断地改进管理方法,使班级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游戏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盛宇璐。挖掘区域游戏拓展幼教空间一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 2016 ( 11).
[2]李彦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改革[J].亚太教育,2015 (21).
[3]白云.幼儿园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创设分析[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