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娟
福安市穆阳中心幼儿园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对幼儿身体锻炼方面的忽视,而造成了如今幼儿身体素质低下。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提升素质修养以及培养优良品德行为习惯等一系列活动的地方。在体育活动中开展户外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增强及身心愉悦感体验。单双杠作为户外体育活动器材中的一个,材料简单、价格便宜,对于地处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幼儿园,是个比较优的选择。文章采用文献法、观察法,通过对单双杠材料投放、单双杠使用安全细节,单双杠对幼儿的发展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单双杠
一、引言
(一)选题缘由
农村幼儿园地处较偏的地方,大部分园所不仅户外场地狭小,不利于户外活动的开展,而且园所资金不足,对于户外场地器械的购置,远远落后于城市幼儿园,导致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常常受到了制约。但是体育活动作为幼儿户外活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自身的生长发育、动作发展、体能、对之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双杠作为一项运动器械,对于场地空间的狭小,资金不足的幼儿园来说,是个较好的选择,而且对于幼儿动作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如何利用好单双杠,如何让简单的器械能够最大程度的发展幼儿的动作是本文中需要探索的。
(二)相关概念界定
1.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郑建成.学前教育学(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2014,11.]]。”
2.幼儿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幼儿期指儿童从3岁到6、7岁这一时期[[[]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5.]]。”文章中的幼儿是指3到6岁的幼儿。
3.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采用早操、器械运动、自然因素锻炼等形式,培养幼儿对运动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运动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日常运动活动,具体包括早操、户外活动体育游戏等环节[[[] 朱丽英.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天地--农村幼儿园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8):2-2.]]。
(三)国内相关理论依据和现实背景
1.理论依据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游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指南》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而且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幼儿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友爱、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 白秀娟.农村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策略[J].幼儿教师参考,2019(02):40.]]。”
《3-5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将3-6岁儿童的动作发展作出了更进一步的规定。如“在健康领域动作发展中提出需要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4岁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4-5岁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5-6岁能够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7.]]。”
引进单双杠是依据序列理论和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一方面学前儿童基本运动能力遵循着基本发展模式,呈现出序列性;另一方面,学前儿童基本运动能力的学习过程具有动态性,个体在与环境和任务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出最佳运动模式[[[] 柳倩.学前儿童运动的核心经验[J].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2017(1):4-4.]]。
2.现实背景
本园地处福安市穆阳镇,由于活动场地的限制,开展大型的户外体育活动往往受到了地形方面的制约。而幼儿的动作发展是需要体育活动来作为动作发展的支持。《细则》中也提出了“城乡各类型幼儿园根据本园的师资条件和场地、器械条件,尽力收集民间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地理环境;自制运动活动材料、利用现有自然物和无毒废旧物,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朱丽英.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天地--农村幼儿园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8):2-2.]]。”主要教育对象是农村原住子女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孩子大多数是在家长们的保护下成长的,当家长忙于上班、农作时,这些孩子是在做什么呢?据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孩子在园外时间内很少在户外游戏、锻炼,呼吸新鲜的空气,都是与电脑、手机为伴,长期如此就出现了农村幼儿的体能、体质相对滞后。更糟糕的是,有些园所由于场地、资金的不足,为了便于管理幼儿,忽视了户外体育活动,忽视了幼儿动作的发展。
幼儿的动作发展是需要体育锻炼和户外体育活动的支撑。研究发现,影响幼儿动作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忽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2.忽视幼儿锻炼的有效性。3.忽视幼儿活动的开放性[[[] 舒国祥.农村幼儿园开展小篮球体育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J].学前教育,2014(25):124.]]。
在园所里,我们很多时候开展的户外体育活动中,大多以下肢力量的锻炼为主,而锻炼上肢力量的活动较少。而单双杠作为一项较为轻便的体育器材,不仅可以增强幼儿上肢、腰腹、肩带等部位的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灵敏度,而且还能促进幼儿各个器官间的协调发展,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对幼儿也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本研究从实际出发,研究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单双杠是否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是否能够丰富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从而实现幼儿动作力量的发展。并分析单双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因素。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①丰富农村幼儿园单双杠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
当前,关于对农村户外体育活动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对单双杠在幼儿园的运用的研究还是较少的。因此,本次研究为了揭示单双杠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运用取得的成效,从而丰富关于单双杠在幼儿园户外活动运用的研究。
(2)实际意义
①为单双杠在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运用提供依据
农村相比城市,在园所场地、师资、园所资金更方面相比都是较弱的。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园所的优势,最大程度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揭示单双杠是否能够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样本
本研究对象为福安市穆阳中心幼儿园3-6岁年龄阶段幼儿。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整个单双杠活动中幼儿的动作发展情况;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观察单双杠在活动中是否运用得当,符合幼儿的年龄阶段特征;观察幼儿对单双杠设计活动是否有兴趣。
2.经验总结法
在单双杠活动设计每个阶段中总结出活动经验,对每个阶段幼儿的兴趣、表现进行评估。及时发现不足,从而推进下一步单双杠活动的实现。
(三)研究过程
幼儿体育教育中的基本动作主要有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 杜萍.幼儿科学运动健身内容和评价与体质测定相结合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8,24(8):171.]]。对于单双杠,我们需要定制符合幼儿动作发展的高度。不同高度的单双杠比较利于我们重组,促进和丰富幼儿的动作发展。
随着单双杠的投放,运动的开展,不经思考,我们该如何合理地投放单双杠?如何让幼儿和单双杠之间有达到互动的效果?如何让单双杠实现最大的价值?如何让幼儿始终保持对单双杠的兴趣?如何更好地推进幼儿动作更深层次的发展呢?
1.合理投放保证幼儿参与活动
(1)根据幼儿动作特点摆放
幼儿跑、跳、爬都是需要相对较大的空间,开展相关运动的时候,器械是要分开摆放的,这样子预留的空间是相对较大的,有利于幼儿运动,也能够减小碰撞的可能。如双脚或单脚跑跳跨过单杠,又如匍匐爬过单杠,这种就需要相对于空间范围较大的场地,才能保证幼儿正常的运动。动作幅度较小的,两组之间的衔接是需要快速的,这样子幼儿之间才能够快速的衔接,快速地运动起来,避免幼儿焦急等待,因此这时就需要将单双杠设计摆放得相对近一些。如果是进行循环运动时,单双杠摆放可以采用双圈的形式或者并列型的双U形摆放,这样子能够让幼儿达到运动的效果,避免幼儿间产生碰撞。
(2)根据环境空间大小摆放。
场地是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但是有些园所有宽阔的户外场地,有些园所的户外场地又相对狭小,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下单双杠又该如何摆放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
如果户外空间较为宽敞的园所,那么单双杠的摆放空间就相对宽裕一些、可以选择像双U形、双圈形或者利用一些其他材料组合起来能够摆放较多的单双杠。
如果户外空间较为狭小的园所,那我们的单双杠的摆放就要考虑到如何能够让幼儿循环运动起来,让幼儿不滞留、不等待。这时候的我们就需要减少些大动作,考虑到活动过程的安全性,如跑、跳等,避免幼儿间的碰撞。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些锻炼上肢力量的运动项目。
如我们可以将单双杠摆成S型。如果是户外空间比较狭长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将单双杠摆放成纵向I型。
2.打破常规,重组促进幼儿动作进一步提升。
单双杠具有其特定的功能,对于幼儿的动作发展却是单一的。为了能够更深层次地激发幼儿的动作发展,不经思考,如果将单双杠进行重组,与其他的材料组合,产生不同的玩法,是不是能够更大程度发展幼儿的各方面的动作,从而达到不一样的目标?
3.单一材料,培养幼儿不同的技能。
由于部分园所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或者户外场地过小,无法为幼儿提供过多的材料,又需要培养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那么该如何让单一的材料,发挥它的最大限度发展幼儿的动作呢?
(1)单杠一物多玩,为幼儿提供较低的两条同等高度的矮杠。
(2)高低杠一物多玩,为幼儿提供高低不同的两条单杠组合在一起。
4.不同材料、发展幼儿同一技能。
有时候为了发展幼儿的同一技能,让幼儿不停地进行同种活动方式训练,玩耍。虽然幼儿能够得到某一方面的发展,但是幼儿的兴趣是否得到了满足?而幼儿产生倦怠,教师又该如何的改善游戏方式呢?因此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产生了极大的活动兴趣,材料的不同,由此产生的情境也不同,而幼儿的活动参与性得到了明显地提升。
(1)撑杠游戏
提供同一高度的两条单杠或者双杠,第一阶段可以单一地让孩子撑杠,保持几秒,但是由于缺乏趣味性,这时候就可以,将牛奶盒(鞋盒、牛奶罐等高度较低的或者是水桶、轮胎、万能工匠等高度较高的)放入两杠之间,双手撑起跃过。
前期刚进行撑杠游戏时,有的幼儿是撑不起、跃不过的,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活动,幼儿能够很轻松地跃过,这时候对于简单跃过的幼儿,就会产生倦怠感,因此就需要为幼儿提供不同材料,不同难度的材料进行活动。
(2)悬垂游戏
提供一定高度的单杠,将双手悬挂单杠,但是单一的游戏方式就会使幼儿产生倦怠心理,这时候如果加入辅助材料如篮球,双脚夹住篮球投入短距离的篮子里,为了加强一定的难度,这时候就可以将篮子拉长一定的距离,再将球投入。这时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耐力,上肢力量,而且还增加了难度,激发幼儿的挑战心理。
这个活动需要幼儿有较强的悬挂能力,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腿部力量。刚开始活动时,一般的幼儿只能保证悬垂过程不落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现,幼儿掌握了的腿部力量和上肢力量的配合。中班幼儿基本能够达到投进5-6球。虽然这个活动比较具有挑战性,但是大多数幼儿还是很热衷于尝试,而且后期发现,他们还会两方进行比赛,而这方面也增强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和数学能力。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单杠对幼儿发展及活动效果评估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从身体素质动作发展方面提出“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7-8.]]。”平衡能力是幼儿动作发展中重要的一项能力,它能够帮助幼儿实现自我保护,如果失去了这项能力,那么就会容易摔倒。协调能力和灵敏度是在幼儿保证各种大肌肉动作时,还需要培养的能力。幼儿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的提高是需要培养幼儿耐力。只有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不断提高,才能保证幼儿身体各项活动得到发展。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需要的是有氧耐力运动,而非无氧运动。由此可见,身体的基本素质是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敏性、力量和耐力。因此,在活动设计时利用30CM的单杠,用多个40CM的矮单杠横向摆放,发展幼儿跑、跨、翻能力,在发展幼儿下肢和腿部力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协调性、灵敏度的发展。在活动前期,幼儿在进行跑、跨时,是容易发生摔倒的现象。到了后期,幼儿能够较为顺利完成跑跨动作,并且时间上大大缩短了。利用单杠或者是中高杠进行悬挂,都是为了提高幼儿的上肢力量。在活动的过程中,小班幼儿刚开始平均悬挂时间只在6-7秒左右,中班幼儿平均悬挂时间只在11-12秒左右,大班幼儿平均悬挂时间只在16秒左右。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单双杠活动,小班幼儿双手悬空吊起的时间能够趋近于10秒,而中班能够趋近于15秒,大班能够趋近于20秒。
(二)双杠对幼儿发展及活动效果评估
对于单杠简单的操作或者简单地发展幼儿动作的相比之下,双杠发展幼儿的动作的同时,更发展了幼儿合作的学习品质。在进行矮双杠两人合作过杠的活动时,这时候就需要幼儿双方合作,不论任何一方出现不平衡的情况,都会导致过杠失败。虽然双人牵手过杠这个活动材料简单,但是在活动中,幼儿对于这种活动方式还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于幼儿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但是这个游戏活动需要教师的关注,因为每个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在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相比之前的几种方式,如果单双杠加上辅助材料,那么会显得活动更加的有趣,更具有情境性。给幼儿一种特种兵军训时的场景,增加幼儿活动的兴趣。
(三)总结
童年是运动的阶段、特别是3-6岁这个阶段,儿童惊人的活动欲望、永不停歇的发现欲和持续的尝试是这个阶段的标志[[[] 曾莉,申晓燕.运用开放性材料促进幼儿运动经验发展的实践探索[J]. 学前教育研究,2017(1):67.]]。齐默尔教授曾提出运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齐默尔博士提出;“语言的音节本身就是一种广义上的运动现象。儿童可以通过运动来加大词汇量。可以在运动中附加语言训练[[[] 黄琦,何红丽.通过运动促进儿童发展——访“精神运动学”学者雷娜特·齐默尔博士[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7、8):2.]]。”运动促进认知的发展,运动有助于调节情绪。运动有利于积极自我的形成[[[] 兰玉萍.运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29(1):45-46.]]。单双杠作为一项幼儿园运动的器材之一,它不仅对幼儿的上肢、腿部、腹部等身体的各个方面起到了发展的作用,而且还能帮助幼儿在运动中学习了数学方面的方位、路线;科学方面的速度、轻重;语言方面的科学性语言;社会方面的情感体验、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幼儿的体格和坚韧的品质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建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所有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对安全认知方面较弱,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保障幼儿一天的在园安全。因此,在户外体育活动——单双杠的使用过程中是需要教师加以注意。
(一)关注运动场地环境的安全
场地安全是教师在开展户外运动时最先需要注意的方面。需要教师关注户外场地是否具有安全隐患,单双杠是否牢固,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一些防护地垫,幼儿需要在哪里活动能够保证在教师在视线范围内。
(二)运动方向的标识
在运动的过程中,幼儿有时会过于兴奋,忽视游戏的规则。因此在玩单双杠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单双杠摆放时应该注意是否会影响幼儿的运动,对于有些地方会需要改变方向的,需要教师做好标识,如箭头等,避免幼儿碰撞,发生危险。
(三)挑战性运动时的成人帮助。
由于每个幼儿之间个体不同,差异也不同。所以,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在进行难度较大的单双杠运动时,需要教师的帮助,以保证安全。对于在运动前,教师是需要将单双杠的注意事项和活动的要点与幼儿进行交流,以保证在幼儿安全的情况下,提升幼儿的能力。
(四)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由于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们生长环境、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需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差异,以保证在每个孩子得到发展的同时又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