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义勇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 551700
摘要:数学作为主要科目之一,学生都在学习数学,而且从小就开始学,可能数学的学科知识确实是学习了不少,但是学生并不真正懂数学,数学的素养普遍都比较差。这是因为以前我们的教育是以分数为主导,为了片面的追求分数,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老师不教,学生自然也就不会学。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提出,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认识到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文化;渗透策略
前言: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单纯地追求分数,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这促进了老师在教学观念上的转变,数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数学更应该是一种文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将更多的数学文化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让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数学文化,感受到数学文化为他们带来的影响。
一、重视教材中给出的知识背景
我们的教材在不断的改版和更新中,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严谨,也越来越全面。在相关的课程内容设计中,教材上会给出这个知识相关的历史背景或者著名人物,老师不要忽视这一部分内容,因为相比起枯燥的学科知识,学生对于数学教材中这一部分内容更加感兴趣。即使老师不会单独拿出来讲,学生也会自己去看,但是不会深刻的去理解,只是简单的当成故事来看。所以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教材中的这一部分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肯定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相关的知识背景或者历史人物,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1]。
比如比较典型的就是在学习圆周率的时候,我们的教材上给出了祖冲之的介绍。老师在进行圆周率的教学的同时,可以将祖冲之的故事融入到教学当中,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祖冲之所处的环境,来突出祖冲之求知的艰难,同时详细介绍祖冲之求圆周率的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一下割圆术,以及在数学中比较常见的逼近思想。除了祖冲之以外,还可以结合西方有关圆周率的历史,以此来让学生感受相同的知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内涵。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了解数学的文化和历史,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后续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科的学习当中去。
二、转变教育思想,革新课堂教学
在长久的教学发展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逐渐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所以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新是势在必行的。为此,老师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为学生带来更加科学的课堂教学。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为了片面的追求高分,采用填鸭式教学或者题海战术,使学生对数学形成了无聊又难懂的刻板印象,逐渐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还有就是对数学的教学并不贴近生活,一味地追求新知识的学习和解题技巧,只为了让学生提高分数,将数学和生活完全的割裂开。这样的传统课堂教学,最终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只会考试,所以将数学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可以有效地解决许多传统课堂的问题[2]。
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每个人都在学,每个人都在生活中使用它,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让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数学文化,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将数学文化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这些名人典故和数学故事中吸取力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科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培养更加健康的学习态度,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对数学固有的刻板印象,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数学。
三、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交流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的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当中,在课后老师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文化,或者涉猎到更多不同范围的数学文化,拓宽自己眼界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比较常见的活动就是举办数学名人简介,数学文化主题手抄报,或者数学知识小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将数学文化的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后,让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更多的数学文化,让数学文化给学生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结语:数学文化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师不能忽视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将数学文化更加有效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去。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了解数学的历史,更加贴近数学。学生通过对这些数学历史以及数学名人的典故的了解,不仅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数学,还可以体会到数学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李静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学文化提高学生数学素养[J]才智,2017(7):68+70.
[2]黄静.数学文化在拉萨市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