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妍
滕州市望重学校 277599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教育模式和先进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授课有着正面作用,因微课有着易于观看、重难点突出、教学时长较短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在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积极运用微课形式,做好教学活动准备,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微课学习,不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最终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以下对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探究
引言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发展的现代化教育模式,深受教师重视,给予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信息支持。微课教学模式,依托网络资源作为教学资源库,通过微型视频实现信息传播,能够集中数学教学重点,为数学注入新型活力。由此可见,分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巧用微课教学方法是极为必要的。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含义
人们通常说的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知识、气质、品德修养等许多方面的内容,体现的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数学核心素养着重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当中最重要的能力,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求学阶段朝着这些方面去努力,培养出自身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在社会中展现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实力。现代教育观点中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论述,与核心素养理念的内容不谋而合,核心素养理念符合新时代对于学生成长方向的要求,是开展教学工作的良好遵循原则。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教育领域中较为流行的话题,其本质上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教学思想。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在于为教学工作者提供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帮助教学活动实现最佳的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核心素养理念为主导的前提下,教学工作开展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争议,结合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加以完善和改进,以更加务实的教学作风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
(一)微课应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古语中曾经这样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提升过程,如果学生一直依赖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根本无法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成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而数学的应用能力又是新课标改革后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之一,只有小学生自身真正掌握了数学的应用技巧,才能将他们培养成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用性人才。因此在一些适合小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环节中,数学教师可以学着退居幕后,通过合理的引导方式,来帮助小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归纳的过程,掌握一些必备的数学应用能力。比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关于“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这一部分的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单纯看一个多边形,学生会觉得解决起来比较麻烦,因为根本没有学过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对这个环节的内容,数学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多边形物体,比如校园的花坛、抽象的装饰物等,在这些物体需要计算面积的时候如何下手呢?这时,数学教师可以播放如下微课内容:首先出示小学生很喜欢玩的七巧板,利用多媒体的技术,随意组合不同形状的七巧板,变成各种形状的多边形;然后组织大家讨论交流,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明白,有些多边形看似复杂,其实都可以分割成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比如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最后,以这些变幻的组织图形为例,将他们转化成生活中的多边形面积计算题目。
通过微课层层递进的演示效果,搭配上小学生自主观察、分析、交流和总结,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打开了。他们可以从微课“化繁为简”的演示过程中,快速掌握有关多边形面积计算的规律:转化图形。这种将微课数学与现实生活搭配在一起的教学方式,丰富了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也让学生更加感悟到数学解决问题的奇妙感,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技能应用能力。
(二)运用微课教学,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知识经验不足,在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他们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要能够在课前积极开展预习活动,提前熟悉并了解课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并对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把握,这样一来,能够更好地在课上和老师、同学形成交流互动,从而全面提升课堂参与效率,切实获得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前,教师要能够对教材有准确的分析和把握,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有效合理的授课目标: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并初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接着,教师可以据此录制微视频,然后指导学生观看学习,在视频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目标,出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比如: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买了3条毛巾,总共花了9.6元,请问一条毛巾多少钱?在问题引导下,促使学生根据本课的基础知识内容进行列式子并计算,从而得出具体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会对课本基础知识有深入了解和把握,并可以调动自己的自主思考动力,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从而提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逻辑能力等核心素养。
(三)构建新型模式,实现立体教学
善思善想,方有其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数学教学触动学生思维,以被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实现多维教学目标。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被动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能够给予学生数学刺激极为有限,学生在被动教学过程中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数学教师在构建微课新型数学过程中,以多感官教学视频作为教学载体,刺激学生主动思维,能够让学生在智慧课堂中获得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感。学生在外界多感官刺激下,汇集成统一数学思维,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提升学生在微课教学中的能动性。但教师需要注意,数学教师要把握微课教学精髓,以微小视频四两拨千斤,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难题,合理设计微课视频。例如,在《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了解负号与零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表示负数。教师借助微课视频,将关键负数知识点融合于其中,借助生活中温度表示、方向表示需求,为学生合理讲解负数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微课视频,能够形象理解生活中的案例,掌握负数知识,获得立体负数知识学习体验。
结束语
在今后的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尝试将微课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在一起,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巧妙借助微课教学的各项优势,从根本上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朝着良性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倜.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探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2]林云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9(25):39-40.
[3]赵敏.浅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25):173.
[4]王荣花.基于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微课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9):128.
[5]李洁.核心素养观下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9(0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