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背景下的实验趣味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 郭玲
[导读] 新课程改革是现代教学环境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郭玲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  150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现代教学环境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而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开展不同学科的教学是近年来相关教育人员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高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化学的最初的一个阶段,所以在进行化学的教学时,相关教育人员需要了解高中化学的特点,并且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有助于使化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创新永远是一项教学活动得到优化的关键,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化学实验研究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主动并且最活泼的教学形式,而实验趣味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来说,产生的效果良好,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高中化学实验趣味化的设计途径进行分析并探讨优化的具体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使化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使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得到优化。本文中简单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的一系列内容,并且对相关的实验设计进行了优化,探讨了对高中化学教学质量进行提升的一系列方法,旨在为我国的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实验趣味化;研究分析;研究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是现代教学理念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了解目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进行深度的优化,这一理念是现代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内容,而在进行化学的实验趣味化研究时,在实验器材上抓住生活化用品和实验室器材的共性部分,并将其作为替代,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将新材料选择应用于其中[1],针对实验目的对实验器材进行相应的重组,而在进行实验方法的设置时,也需要从多元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尽可能采用对比和模拟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将放大法和转换法应用于其中开展辅助观察,通过这种方式在实验内容上对真实的问题进行创新,并且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而在教学时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增补,能够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形成感性的认知,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时实验的设计可以从跨学科的角度来开展,甚至可以在实验上选择一系列的小魔术[2],来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且选择性地将试验形式保留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更完整的创新空间,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一、实验趣味化的具体方向以及优化方式
(一)从实验器材上进行相应的优化
        实验器材所指的是学生在上课时进行实验所需要应用的仪器和工具,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仪器设备的组装,还包含单件仪器的使用。实验仪器的整体质量会对实验的可行性以及实验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再进行实验的创新时,从实验仪器的角度开展实验趣味化设计,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生活化的用品,通过重组实验器材,以及利用新材料的方式来对实验进行优化,这样能够有助于提高实验的整体质量[6]。
        生活化用品的实验所指的是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看到或接触到的物品,因生活化用品在应用过程中的整体来源较为广泛,并且使用成本较低,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各种学习用品,也包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生活用品,甚至是遭到抛弃的各种废弃材料。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生活中的硬币、水杯、乒乓球、金属管和铅笔等具有生活化特点的用品制作为实验器材或者是直接采用这些用品对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改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够使学生的常规思维得到突破,使学生感受到普通物品存在的不足之处,了解小材料的使用,对于科研的促进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例如在进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首先可以告知学生马上教师要表演一个小魔术,并且设计两个创新的趣味实验。

教师首先在白纸上用氢氧化钠写好字并为学生展示白纸,同时又向纸上喷洒酚酞,试液白纸上自然会出现红色的字,或者教师可以采用玻璃管向一杯清水(为澄清石灰水)吹气清水则瞬间变成了白色的“牛奶”,教师又向牛奶中滴入几滴无色透明的酚酞试液,“牛奶”又会变成一杯好看的红葡萄酒。这样的趣味职业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实验方法的角度进行创新设计
        实验方法是整个实验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科学的实验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有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够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够采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实验进行分析的习惯。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思维[7]。
        例如,对比法是在进行现代化的各种实验时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式,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控制来使实验结果出现差异,这样能够使实验的现象更为直观对比法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还能促进学生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发现和分析。例如,在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这一问题时,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这对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例如在进行“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时要求学生了解甲烷的具体结构,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右手伸出,并且用手指摆出“非常六加一”的手势,告诉学生,其实这样一个动作中的手指和手臂组成的形态就是我们可以学到的甲烷的正四边形的结构,并且还可以要求学生尽量用生活中常见的设备或者道具来制作甲烷的等四边形结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了解化学的性质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除此之外,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剧烈氧化还原反应和缓慢氧化还原反应。而在进行相关的实验时,可以采用火山爆发这一项实验内容,教师可以在瓷盘中采用细沙堆成一座小山,而山顶留一个坩埚大小的圆坑,在坑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大约5g,并且在顶上压一个小槽,在高锰酸钾的周围堆放研磨后的的10g重铬酸铵粉末,采用滴管将1~2滴甘油滴在高锰酸钾的小槽内,经过片刻时间后就能够看到有紫红色的火焰喷出,并且会出现绿色的火山灰,这样的还原反应就属于剧烈氧化还原反应,这对于学生的反应认知来说也有良好的效果。
        
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其实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以及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其主要目的并非是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方式,而是使学生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各种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对实验内容进行相应的优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更真实的了解高中化学实验的具体内容。从实验器材的角度进行创新时,教师需要把握的更多是通过重组实验和将生活材料应用于其中的方式,从实验方法的角度进行优化时,教师则需要选择对比法或者是放大法来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参考文献
[1]耿录莲.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35-36.
[2]杨东峰. 探究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31-132.
[3]赵雷. 浅析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75-76.
[4]施泽花. 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21):123-124.
姓名:郭玲,性别:女,出生年月:1983年2月15日,职务职称:高中教师(一级),研究分工:第一成员,研究专长: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邮编:150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