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小浪花幼儿园 邮编116001
【摘要】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幼儿的成长。《指南》中要求“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物多玩”可以使幼儿在通过对材料进行各种不同的玩法中感受“一物多玩”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探索新玩法的欲望,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指导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时,将“一物多玩”作为重点,本文结合教育实例,从游戏材料的投放、游戏中的指导及游戏后的分享评价三方面阐述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一物多玩”的教师指导策略。
【关键词】 户外自主游戏 一物多玩 有效策略
户外自主游戏中的“一物多玩”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作为教师应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充分调动幼儿“一物多玩”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适宜的游戏材料,为“一物多玩”提供物质保障。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让儿童在游戏中有东西玩,是保障儿童游戏权利的条件之一。“一物多玩”的基础是“物”,因此,在户外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足量的游戏材料。首先,由于幼儿年龄小等特点,教师对于游戏材料的选择一定要无毒、无味,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其次,材料可以通过无限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也可以拆开、移动,便于搬运。这些材料不受玩法、空间的限制,可开放使用。再次,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充分吸引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让幼儿主动投入游戏活动中。最后,可以根据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如我们幼儿园投放的游戏材料有各种形状的“安吉炭烧积木”、大小不一的滚筒、多种高度和宽度的梯子、多功能方箱、型号不同的长板和垫子等等。孩子们在游戏中能将游戏材料进行替代并充分想象,一种材料会玩出多种花样。比如,游戏中的积木块,有时是披萨,有时是电话机,有时是镜子,有时是稻草人,有时是汽车,有时是小动物……孩子们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由此可见,投放适宜的材料是引发幼儿一物多玩的物质前提。
二、适时的教师指导,为“一物多玩” 激发探究兴趣。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教师应“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
教师在观察和指导的游戏的时应遵循“最大程度的放手,最小程度的介入”的原则,做到“闭住嘴、管住手”。教师应把介入程度降低到最小,最大限度地支持儿童的探索行为,发展其动手动脑能力,让幼儿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例如:在《跨栏》游戏中,小哲、辰辰还有轩轩一起用长板和积木搭建“跨栏”。玩了一会儿,他们从又“跨栏”下面玩爬的游戏。因为在玩“跨栏”时他们将栏杆搭建低,所以在爬的时候,小哲因为没有掌握到匍匐爬行的动作要领,栏杆上的长板总是被他的后背碰倒,影响了他的速度,他很不开心。这时,我对几个小伙伴说:“有什么办法让小哲在爬的时候不会碰到长板呢?”辰辰加高栏杆的高度,小哲顺利得通过了。后来,他们在此基础上再次加高了栏杆的高度玩起了从栏杆下面“钻山洞”的游戏。胆子大的轩轩,还尝试从不同高度的栏杆上面跳下来,玩“跳水”的游戏。从上面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的适时指导,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和创造“一物多玩”,激发了幼儿探究“一物多玩”的兴趣,体验到了“一物多玩”的快乐,是推动“一物多玩”活动的催化剂。
三、适当的游戏分享,为“一物多玩”发掘无限潜力。
游戏分享是指游戏结束后孩子们回忆自己游戏中的经历,借助对话、绘画、照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表达交流,自主梳理经验,主动建构认知,获得个性发展的过程。幼儿在“一物多玩”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成功的经验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共享、总结和分析,所以,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教师在评价幼儿的游戏行为中发挥指导作用。例如在游戏《好玩的轮胎》中,我发现南希和几个好朋友将轮胎通过不同方式的摆放,组合成山洞,玩钻山洞的游戏。在分享的环节中,我请孩子们讨论轮胎还可以怎么玩。有的说可以推轮胎比赛,有的说将好多轮胎并排放在一起玩跳轮胎的游戏,还有的说可以用长板和轮胎组合成桥,玩走独木桥的游戏……通过这次的分享,孩子们在后来的“轮胎”游戏中玩出了新花样,他们有的用长板和方箱架起了轨道,将轮胎滚到滚筒里,或者通过滚轮胎方式的打中障碍物;有的把轮胎当作支撑垫子的工具;有的把轮胎摞在一起当成堡垒,玩射击游戏;还有的用轮胎当作烤面包的烤箱、做饭的锅等等。在不同的游戏里,孩子们对轮胎的使用是五花八门的,他们探索出了轮胎创造性的玩法:把轮胎当作替代物,当成建筑是材料,当成工具……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物多玩”的开发与探索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在幼儿的不同玩法中善于观察和记录,并进行交流分享,这既能展现幼儿各自不同的创意,激发幼儿不断的进行探索新玩法,也能为下次活动提供线索,找出真正适合幼儿的玩法。
总之,在户外自主游戏中“一物多玩”的指导策略有很多,作为教师应注重创新求变的工作方式,启发欣赏的教学语言,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一物多玩”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不要变成是教师教的过程。只有把游戏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孩子,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才能真正看到孩子们所拥有的智慧、激情与创造性,孩子们才会体会到“一物多玩”的真正快乐。
【参考文献】
[1]程学琴.《放手游戏发现儿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马秀芝.《浅谈幼儿园一物多玩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