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生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张隋
[导读] 数学与生活是相互渗透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张隋
        吉林省敦化市江南镇学校  133700
        【摘要】 数学与生活是相互渗透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如果教师只为了教书而盲目的灌输知识给学生,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就越显枯燥和冰冷。由此学生对学习数学没有任何兴趣,更有甚者对数学厌恶至极。所以,我认为当前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应用;
        【正文】
        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单一?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初中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一种具体、形象、生动的情境,这样才能理解所学的内容,但是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忽视了这一点,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模式落后?
        现在仍有不少初中数学教师喜欢自己一手操办课堂,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而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初中数学教材为中介,以教学课标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原理,培养他们探索挑战数学难题的能力,形成健康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一手操作教学过程,就会使初中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转变教学理念,端正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定位于“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领域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情感领域的进步。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做到: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注重知识接受”为“注重知识发现”。只有注重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有稳步提升。比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先在黑板上列出两道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将式子列出来,再仔细比较两个式子之间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次函数的定义”。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可以让学生经历“一般——特殊——一般”的过程,有效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概念。?
        2.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有效性,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而是要促使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一些学生身边的实例来促进教学,比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根据取值情况,可以总结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小小大大取无解”。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利用口诀教数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提升教学效率。

?
        三、创设故事情境?
利用有趣的数学故事进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揭示数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审美能力。例如在讲“无理数”这一节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述西伯斯为了捍卫真理而被谋杀,最后被装进口袋里扔进地中海的故事,学生必然听得津津有味。在“简单事件的概率”教学时,可以讲述梅勒和他的朋友赌局分配金币的故事,让学生感悟概率的简单应用。
四、一堂数学实践课的亲身体验?
初一数学第三章“图形欣赏与操作”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个内容,却将影响学生一生对数学的看法。上的好,就能使中小学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平和,可以消除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前我就给全班学生分好组,要求学生以组为一个小团体来亲自作设计,然后我参照了某些优秀教师成功的教法,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土豆、红薯等材料做切出图形的实验,当有学生拿着胜利成果兴奋地向我展示时,我对全部成功的学生奖励一个作业本,让他们把勇于实验、勇于探索的精神扎根心底。?
五、理解数学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1、生活中数字计算无处不在。?
如:(1)猪肉11块钱一斤,你去市场上买一斤二两猪肉要用多少钱?(2)你和爸爸去动物园游玩,看猴子花了2块钱,看老虎花了10块钱,看长颈鹿花了20块钱,你一共花了多少钱看这三种动物?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活真的与数学息息相关。?
2、初中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函数学应用问题: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题很多,如:求成本最低、用料最省、产量(面积)最大、造价最低等应用性问题。(2)打折问题:打折是生活中常见的商业行为,如何通过打折问题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打折的实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设置活动课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3)税收问题:照章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新教材中这是一个重要内容,有时它还与方程、函数相结合,考查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4)行程、工程问题:生活、生产中行程问题与工程问题最为常见,到了初中后这类问题更加复杂,尤其与方程(组)相结合后,就整体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是一类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问题。(5)圆的问题:初中数学对圆的学习是比较深入的,教材详细的对弧、弧长、圆心角、圆周角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讲述,学生重点学习了圆心角定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有些内容也融入了生活气息,如船能否过桥问题、船如何航行可绕过暗礁等。?
六、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1、教学情境生活化??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主要是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并把二者统一于一定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之中,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熟悉的生活氛围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2、例题练习题生活化?
比如在学习“价钱“这章节内容时,我让学生从买日常零食出发编造例题和习题,然后举一反三,从生活的其他方面出发编造其他的例题和习题。?
3、收集生活素材,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综上所述,与各类应用性问题相关的知识都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在设计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时,我们可以从中选取某种类型或某个问题安排数学应用问题的学习。在数学活动课中,教师可以充分让学生去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同时深刻掌握知识并有效地利用。所以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以应用性问题为中心,加强教学与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初中数学教学所必不可少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晓文,王莹着.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石中英,王卫东着.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陈秋桔.美国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J].班主任,2003(11).

[6]白改平,韩龙淑.专家型-熟手型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能力的个案比较研究[J].1
[7]叶立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