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修周
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大坝中心学校,贵州省黔南州,550600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学生德育方面提出论述。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初中数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何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以及如何建设更有效的数学学习课堂,营建良好的学习气氛,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希望本文可以对更多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初中教学课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到如今的多元化教学,学校更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全面成长。这不仅充裕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更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数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加强数学与德育教育的联系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如何在数学的课堂教育中加入德育教育理念,是每个数学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提高思想认知,有效提升德育渗透
德育是我国初中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之一,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指引和推动的作用。在传统教育中,学校会设置数学和德育两门学科。德育课是学校针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而设立的重要科目,而其他专业课,例如数学,更多的任课教师把学科教学作为主要目的,从而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如何有目的性地在各个学科中引入德育教育成为热议。如今,社会高速发展,学生每天要面临良莠掺杂的网络信息,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不够完善,如果缺乏正面的引导力量,负面的作用就会放大,因此学校仅仅通过品德教育课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应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这需要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行动起来,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人人有责的,把德育教育参与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共同努力,加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力量。
1.对初中数学教师开展德育教育认知性培训
该培训是以科学提高学生德育教育内容为基础,同时结合实际的数学教学案例,针对如何在数学课堂引入德育教育开展讨论。初中数学课本教材中包含许多可扩展的德育材料,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有目的性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材料,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德育教育的深入理解,培养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引入德育教育的意识。只有教师对德育教育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明悟道理,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内容才会落到实处。
2.开展初中数学教师与德育教师的交流会
鉴于有些数学教师缺乏充分的德育教育知识,通过交流会的方式,可以让教师直接更直观的表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起讨论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加入德育教育,同时教师们也能在交流中丰富教学经验,以数学内容为载体,充分有效地加入德育内容,把德育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中,为学生形成大致的德育理念奠定基础。
相比于其他学科,初中数学在德育渗透方面缺少条件优势,数学教师不能局限于现有的学科知识,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丰富自身。各个学科相辅相成,数学教师应基于数学的学科特征,丰厚自身的知识底蕴,做好课前准备,探究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有目的的德育渗透,良好调控数学课堂教学,更好的提高学生德育教育,有效达到提升学生德育教育的成效目的。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做好示范表率,对自身端正要求,用本人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形成自觉良好的德育习惯。
二、结合生活场景,有效提升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与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辅相成,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导向作用。
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情景引入,使德育教育理论具体化,调节课堂教学氛围,通过不断创新和变化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实施管理控制。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教学引入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能够完成既定的教学指标,还能对学生的道德品德、态度价值观等起到有力指引。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引入小故事,在15世纪末,数学家费罗找到了有关一元二次方程的正确解法,但是他却没有公开分享他的方法,直到快逝世时,才把这个方法告知他的徒弟菲奥尔,然而菲奥尔在数学竞赛中败给了数学家塔塔利亚,这是因为塔塔利亚在15世纪中旬就发现了更多一元三次方程的通法,然而他也没有分享他的方法。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要学会交流分享,让学生学会互相协同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概率的时候,可以引入“蝴蝶效应”的小故事,初始条件的一个小变动会使结局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故事能够引导学生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意义。
通过有效的故事情景引入,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踊跃学习德育知识的热情,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合理的实现教学目标,也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吸收教学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德育知识,从而在数学课堂中获得全面升华。结合生活场景的教学方法,能够构建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这要求数学教师应事先预备好丰富多样的材料,既要弄清教材的重要内容,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理解认知,又要对课堂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授课时把德育教育和数学知识点相结合。
三、设计课后作业,有效提升德育渗透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接触大量的作业和习题,这是教师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初中数学教师能够在课后作业中增加德育渗透的引入,让学生在学习德育教育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趣味。数学教师在选择作业的同时,要注意结合实际,编写有教育意义的题目,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中。
1.在数学作业中进行德育教育引入
例如,在三角形相关的题目中,设计这样一道数学题:三角形在多边形中是最稳固的结构,因为三条边一一对应,互相配合。以下有关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其中正确的是哪项。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在增加学生做题趣味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例如,在统计相关的题目中,设计这样一道数学题:统计全校学生每个家庭每天要使用多少垃圾袋用的是哪种数据收集方法。这样,学生在做题的同时,能够意识到塑料垃圾袋对环境的危害,从而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白色垃圾。
2.举办相关的学习小组
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德育教育是有限的,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在课外进行研究。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常都要和数学打交道,通过兴趣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通过每人讲个数学小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考虑其中的德育问题,引导学生数学和德育共同发展,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潜移默化学生的德育意识。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参与进来,针对学生的表现来点评,教师要体现表率作用,用本人的端正态度和言谈举止指引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文明行为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高德育教育必须经过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调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充分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引入德育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渗透德育内容,做到“润物细无声”。最后,不需要拘泥于某种方式来达到初中数学课堂的德育渗透目的,更多的是应该坚持在教好数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渗透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平焕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学周刊,2017,21:33-34.
[2]杨玫.中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0,3:66-67.作者简介:谢修周,1974年,男,民族:布依族,籍贯: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职务职称:教师,学历:大学本科,单位: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大坝中心学校,研究方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贵州省黔南州,5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