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静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 551700
摘要: 在当前初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地理学科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学习地理知识,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由于地理涉及的范围广、知识更新比较快,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地图辅助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掌握地理规律。本文主要论述了地图教学对于初中地理教学开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意义;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地理学科知识抽象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若是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那么难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地图以更为直观的形式能够展现出地理中的重点知识,表达复杂的地理信息。因此,在开展教学时需要合理利用地图开展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一、地图教学对于初中地理教学开展的重要意义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地理学科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直观性图片,其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也多种多样。对于初中生来说,图像相对于语言表达可以更为生动形象地表达地理知识。学生们也可以提高对地理知识的接受程度,更好地理解知识,这样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学科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地图的好奇心来设计与地图相关的教学,发挥地图生动、形象的特点[1]。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形象能力
地图辅助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其意义不仅体现在地理知识上,也体现在学生面对图像所产生的逻辑思维上。在地理学科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包括洋流变化、气候变化、公转、自传等部分知识,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地球运转规律,将学生头脑中的逻辑链条联系起来。通过图像展示逻辑链条,以此锻炼学生们梳理逻辑和提炼知识的能力,做到相互转换,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三)提高学生们对地理的记忆力
在地理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利用地图可以让学生更为清晰明了地知道地理情况,以此直观地把握空间地理分布情况。相对于抽象模糊的概念来说,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地图所展示出来的知识,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由于地理这门学科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十分抽象复杂。
很多知识通过简单的死记硬背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通过增加地图教学可以让复杂的知识直观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灵活利用教材资源
初中地理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需要充分地运用地图教学,不能一味地将地图引入课堂中,作为教学主体,应当充分发挥地图教学资源。利用地图册、教材插图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将地图教学贯穿教学始终,锻炼学生读图能力,同时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亚洲位置和范围》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利用其中的区域挂图、插图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包括“结合地区,你知道世界第一大洲是那一洲吗?为什么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等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这些问题去配图中找答案。结合地图的特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投入到地图的学习交流过程中[2]。在回答问题时,渐渐掌握地理知识,完成教学目标。
(二)增加动画效果
地理中的各种现象在现实中是相互影响的,在地理教科书中对这些地理现象的表现较为烦琐和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难度过大,对此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知识点来为学生们制作电子地图,增加动画效果。例如,在学习南方地区自然特征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制作电子地图。教师首先可以下载南方地区卫星地图并为其增加颜色、符号和动画效果,标注相关的地形特点以及地域、云雨、季风等气候,以箭头灯的形式展现地理中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也可以制作区域电子地图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地形、地理的形成原因。通过这样一种地图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去了解地理形成的因素,以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讲解地图阅读方法
要想更好地运用地图教学的方式开展地理教学,最为基础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去阅读、了解地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然而,由于初中生刚刚接触地理知识,教师应当为学生们仔细讲解地图阅读的方法,以此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正确使用比例尺,了解其含义。因此,在地图上测出两地间的距离,这样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地图来辨别方向。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延伸。根据地区、地图图例来计算学校到家的距离,锻炼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更好地利用地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课程内容与地图相结合,以地图的形式更为直观地呈现地理学科知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徐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刍议[J].新课程,2020(23):58.
[2]李迎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