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钟敏婷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人们愈发注重学生的教育

        钟敏婷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紫金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人们愈发注重学生的教育,且注重的重点也由传统的关注考试成绩逐渐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推进,社会已经不仅仅需要专业技能极强的专业人员,更需要学生自身具备极佳的综合素养,这促使中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不仅需要开展正常教学,还需要为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推动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升其道德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  德育教育 融入策略
1.在中学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作用
1.1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波及,中学班主任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班级升学率,班主任会在学生学习方面进行大力提升,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与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过分关注导致其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促使学生无法健康成长。面对此种现象,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班级实践管理中的优势,在日常实践教学中积极融入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与人文品质。
1.2提高管理效率
        中学学生自身学习压力较重,且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常常会出现打架逃课或者早恋的情况,具备极强的个人观点,不会听从班主任的教诲,从而增强班主任管理实践的难度。与此同时,在德育品质上,学生的举止行为也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必须加大德育教育力度,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与质量,降低管理难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认知,对自身行为举止的对错具有明确的判定,推动学生健康积极发展。
2.在中学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
2.1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在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中学班主任需要转变自身传统观点,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开展的功效,对其产生充分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波及下,大部分家长都期望学生可以在最后的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却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担力,往往会给予学生极高的期望。此种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极重,且家长对学生最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为说教与批判,无法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思考问题。而教师也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平等对待,对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会十分友善,导致中学班主任无法在班级之中树立自己的威望,甚至学生会对其进行抵制。
        面对此种现象,中学班主任必须对自身日常行为进行深入反思,认识到中学学生自身已经具备良好的思想认知,已经具备独立的人格与评判标准。

因此,中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必须保证与学生平等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与尊重,要以朋友的身份开展德育教育,为学生积极进行心理辅导与疏导,避免学生因自身学业压力多大而产生不良认知或情绪,充分发挥中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功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保证学生健康愉快成长。
2.2对学生开展科学指引
        中学时期学生的心理会发生极大的变化,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开展德育教育时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引与疏导,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站在学生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促使学生具有正确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对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班主任需要牢牢遵从正面教育原则,对学生积极进行鼓励与表扬。中学生打架与早恋的现象十分严重,班主任在管理实践过程中如若发现此种情况,需要与学生私下进行深入沟通,通过各种道理的讲解让学生清楚早恋存在的弊端,但不能对学生进行指责与说教,会促使学生对班主任的教诲产生反感。当中学生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之后,会有意识地端正自身学习态度,转变不良心态,提高学习成绩。在管理实践中,中学班主任需要运用各种科学的指引手段,让学生产生认可,树立自身威望,推动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2.3保证德育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中学班主任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还需要积极运用多种德育教育手段,已有研究表明,利用故事教学的策略开展德育教育,虽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如若运用时间过长,将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因此,中学班主任必须不断对自身教学策略进行更新,指引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育活动,利用活动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对自身健康积极成长的必要性。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构建生活情境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将学生的真实日常生活进行有效还原,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之中会得到情感共鸣,从而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功效。例如,在如今日常生活中始终存在着乱丢垃圾、四处吐痰等不良现象,中学班主任可以利用此种不良情况提高学生日常生活的环保意识,对此种不良行为进行道德批判,保证德育教育开展的效果。
结束语:
        如今,我国中学德育教育的实施并不是十分顺利,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或家长对德育教育并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但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帮助学生健康乐观发展、成长,中学班主任需要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积极融入德育教育,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得晶.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21,(4):163-16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4.081.
[2]张芙蓉.浅析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融入德育教育[J].南北桥,2020,(16):32.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030.
[3]刘强.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解读[J].青春岁月,2020,(17):299.
[4]葛征.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24):127-128.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4.067.
[5]苏刚.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解读[J].学周刊,2019,(15):16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5.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