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苏自然
[导读] 德育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

        苏自然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中学  518000
        摘要:德育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德育;工作分析
引言
        近年来,伴随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革新,人们及社会对学生德育工作愈发关注。在教育事业实施进程中,需对德育教育加以重视,特别是初中学生群体,更需加以关注。优选德育教育方法,不仅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而且为学生全面发展做以支撑,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广大教育者需将当前德育教育现状予以分析,将其教学观念予以更新,立足于初中学生自身特征,不断优化及完善德育教育方法,切实提升初中德育教育效果,满足学生综合素养要求。
一、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是班级中的主心骨,唯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给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思想。初中学生普遍抵触说教式的管理,教师一方面要亲近学生,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另一方面要严于律己,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示范,用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学生。初中学生思想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在生活中价值观会表现出一些问题。教师要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区分对错。德育工作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在教学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其次,教师对于社会中的不良现象要进行批评,使学生端正思想,养成积极进取、独立自主的良好意识。部分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存在尺度把握不当的问题,有时对学生言行问题疏于管教、缺乏重视,有时又存在包庇、过度宽容现象,导致学生意识不到自身问题,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只有做到严于律己,才能对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影响,赢得学生的尊重,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实现师生共长。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我一直用心学习班主任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在阅读班主任培训参考资料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怎样开展班级活动效果最佳、与学生怎样沟通效果才好等德育教育的途径。“言传身教”是我担任班主任多年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我总是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做好学生的榜样。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着手,平时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德育教育的重点和首要目的就是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进行矫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在教育学生平时讲究卫生的时候,我会当着同学的面捡起小纸屑,收拾讲台上不用的粉笔、纸张,分类放到指定的位置上。平时我的这些小小的举动,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班学生。当同学们看到自己身边有纸屑杂物时会立即弯腰捡起来,自己的生活垃圾也用垃圾袋收放好。通过这些小事,一方面,学生学会了收拾自己的东西,书本摆放井然有序,教室的环境更加清洁干净了;另一方面,学生懂得了环境的保护要靠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只有合力,才能共建美好的班级,美好的校园。
二、妙用情感激励,让德育工作更灵性
        人都有充沛的情感,更十分重视情感,如果想要学生能全身心接受教师传授的德育知识内容,有必要借助情感催化。当师生情感逐渐升温和交融时,学生就会乐意接受。

一旦双方情感处于对立状态,那么即使教师再投入或传授的知识内容再生动也无法触动学生。对此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应贯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原则,宽严并济,紧抓时机引导学生,并借此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如果班主任想要和学生情感交融,那么就要学会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由此一来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信任和亲近心理。同时,班主任还需具备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强烈责任感,以一颗真心对待学生,除了要关心学生学习情况,还要细心留意学生生活和身体健康状况,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逐渐成为学生能推心置腹的朋友。班主任还要及时赞赏和表扬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关心家庭状况较差的学生,引导此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初中班主任德育目标即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品质。借助德育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我约束。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可在班级中设立德育评分制度,再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以流动红旗激励制度吸引学生参与,表现最佳的小组可获得流动红旗,哪个小组在该学期获得流动红旗次数最多,期末可得到相应的奖励。上述实质性情感激励措施能促使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教育目标。此外班主任在情感激励中还应注重运用语言激励,相同事情运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或语气必然会产生较好的情感激励效果。
        例如,当学生犯错误时,如果班主任将责罚的语气调整为关心语气,引导学生自主说出犯错的原因和过程,之后再耐心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由此一来就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情感激励效果。如果班主任在课下运用平等且幽默的语言和学生沟通交流,学生就会放下心中对班主任的恐惧、戒备,主动和班主任接近,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当学生信任班主任后就会将处于青春期的疑惑告诉对方,就能便于及时疏导和指导学生。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学会善于放大学生优点,肯定学生的进步,当学生了解班主任对其肯定和鼓励的态度就会激发潜在的学习动力,提高情感激励效果。
三、利用网络促进家校合作
        初中生良好道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努力,要想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必须密切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加强教师和家长的交流,这样家长和教师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理,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孤僻自闭,不愿与他人交流;有些家长脾气暴躁,对孩子缺乏耐心,导致孩子性格出现问题,脾气怪异;还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导致孩子过于偏执、自负。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及时纠正孩子的过失。基于现代网络技术下的沟通方式有很多,微信、微博、短信等都可以作为家长和教师交流沟通的工具,利用这些交流软件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实现家校共育。教师可以每天在家长群里发表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与家长共同探讨,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德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结束语
        初中生在学习各科基础性知识前提下,需通过教师及家长引导,构建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校园不仅是吸取智慧的乐园,而且是优秀品格培养的地方,学校应对学生德育工作加以重视,教师需明确自身德育重任,构建先进及科学的德育教学方式,遵循育人德为先原则,增强学生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奕如.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质量有效性分析[J].侨园,2020(03):131.
[2]王建林.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24+227.
[3]卢俊英.精细化管理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祖国,2018(10):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