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 练金凤
[导读]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练金凤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街道中心小学
        
        摘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的首要宗旨。随着21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必须齐头并进。在生理和心理学还不成熟的关键时刻,小学生分辨对错的能力有限,这使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邪恶诱惑。因此,积极实施德育不仅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作为未来的国家建设者,没有知识和道德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学校应将智力和德育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特别注意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对社会的贡献。
        关键词:努埃瓦时代,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小学德育不是教学教育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转移。这是一门涉及师生互动的课程。在课堂道德教育的教育模式中,捍卫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在德育教室中,教师应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注重人文关怀,使学生享受德育教室的乐趣。
        一.开展小学德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仍处于成长和发展的早期阶段,他们没有能力分辨事物的善恶概念,因此在这一时期,最需要教德育的老师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只有对学生提供一定的思想教育,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更好地成长,从而避免思想和道德缺乏无法更好发展的问题。另外,根据新时代学生训练的变化要求,实行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和各方面能力的学生才是社会上真正必要的人才。不仅如此,德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只有在良好的教育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学生的发展才能接近良好的一面。尤其是在小学生活发展的早期阶段,学生自身的不稳定性也对老师的教学过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只有在老师提供良好的道德教育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更好地跟随老师的脚步,促进更好的自我发展。同时,当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时,也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其他综合能力。
        二.新时期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策略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设定道德教育的教育目标时,有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决定性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处于无知阶段。在德育教育期间,教师必须分析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发展方式,了解学生的人格特质,并通过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实践证明,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有意识地遵守道德规范,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逐步进行道德教育。

在评估教学表现时,不仅要依靠考试成绩,还要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估,小组同伴评估和教师评估,以呈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并提高他们的成就感。
        2.改变教育观念。
        信息时代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德育课程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多媒体技术为例,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文本、照片、声音和视频来代替传统的教育设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参与教育活动。此外,基于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将课堂交给学生,加强师生沟通、学生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表达意见和观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共同讨论。在教育准备方面,教师应注意德育的实用性,将知识体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基于黑板书写,语言解释和PPT的传统教学方法严重限制了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学会使用现代教学方法,而现代化教学方法可以使道德教育更加生动,充满活力和魅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注和抽象思维减轻了忙碌的学生的负担。同时,教育的内容与客观现实相结合,使学生思考并变得专业。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所谓现代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创造的视听经验进行教学,在此期间,有许多生动、详尽的实例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客观和现实表现,这使得可视化和创造无聊的德育内容成为可能。德育课气氛正在改善。这些直观生动的图画可以更加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感觉,并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
        4.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
        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教师不仅要注重方法的运用,而且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是完成学业,而且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更加注意学生的个人观点和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并注意学生的各项技能发展。只有始终考虑到学生自身的问题,德育教育才能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
        结语
        一般而言,德育在初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德育的实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大多数教育者分析小学德育的问题,然后采取具体的策略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价值观,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朱晓林.高职院校德育教学中积极课堂氛围构建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3,06:1.
        [2].邓雪英.对提高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职业时空,2012,08: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