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主任对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 高新波
[导读]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社会各界的压力也是明显增加

        高新波
        吉林省白山市第二十六中学 134702 白山 江源区
        摘要: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社会各界的压力也是明显增加,因此家长为了给学生更好的生活保障,往往会将学生留给家中的长辈进行看管,因此导致社会中留守儿童数量增加,目前班级中弱势群体的学生已经不再单单指向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而是有了更广的定义,处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处于留守儿童的学生都在班级中处于弱势群体的位置,班主任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对班级中弱势群体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是最有优势的引导者,因此作为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有必要在班级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弱势群体学生纠正不良的心理问题,以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
        关键词:班主任 弱势群体 心理健康 教学策略
        前言
        小学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行习惯,对学生未来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班主任用心理健康的理念管理班级,帮助班级弱势群体学生提升学习成绩,对班主任教师来说做育人教育工作是十分神圣的。因此,以下本文从弱势群体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入手,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为班主任开展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1.弱势群体不良心理问题表现
        班级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其心理是相当敏感和脆弱的,弱势群体学生心理不良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逆反心理
        处于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对小学生活完全适应,也不再将班主任教师的话当做圣旨来唯命是从,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已经在向青春期过渡,因此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会越发明显,本来学习成绩就不好的学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教师的教导和父母的期盼只会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增强。
        1.2自卑心理
        班级中弱势群体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在扰乱班级秩序,因此弱势群体的学生常常容易被班主任教师所忽视,长期的不满和不被认可,会使弱势群体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1.3仇恨心理
        弱势群体的学生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再加上父母给的高压力,使得学生面对严重的学习负担心理情感没有释放的出处,在学习即使有向上转变的心态,也会遭到同学和教师的否定,长此以往学生心理会失衡,认为自己的困境都是家长和学校给予的,因此会逐渐产生仇恨社会的不良心理问题。


        以上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心理发育还在可纠正的时期,需要作为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正确引导和看待弱势群体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采用合适的方式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弱势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2.对弱势群体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2.1用班主任言行感化学生
        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作为班级中重要的领导者,不仅要紧抓班级中的学习风气,还要用关爱的言行感化班级中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教师真实的关爱,可以促使学生心理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因为班级中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可以把心理健康辅导融入其中,找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面对学生学习找不到方法的问题,就多给学生找方法,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沟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为什么付出了努力学习成绩依然没有提升,只有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才能避免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问题。面对弱势群体学生用温和细雨般的关爱比严厉的说教往往更能得到好的教学成效。
        2.2找准切入点,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中弱势群体的学生心理都是非常敏感的,有时候不愿接受班主任的心理健康辅导,所以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找到合适的时机进行辅导,自然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中的其他管理工作中,才能遭到学生的排斥。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机往往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交流和互动学习的某个时间点,因此班主任教师作为班级领导者,要抓住教育的时机,适时的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比如在学习中教师看到学生有些畏惧又不敢表现的现象,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设置信箱传话筒,让学生将自己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写下来,班主任在用回信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从而帮助学生梳理心理问题。
        2.3提升班主任教师心理职业素养
        班主任教师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育者,也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因此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心理辅导专业素养,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班主任还有面对升学压力的影响,因此教学压力是非常明显的,在工作中班主任教师难免也会出现心理失衡,如果班主任不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很难保障对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进行。所以班主任教师要深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实例,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辅导教学。
        结束语
        总之,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多和学生交流去,用关爱来感化学生,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到,这样的心理健康教学才能得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甜妮.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6):151-152.
        [2]安秀红.浅析农村小学班主任对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1):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