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色彩采集与重构的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陈杰
[导读] 设计色彩是室内设计学习的基础课程,对学生色彩认识和运用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陈杰
        四川工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设计色彩是室内设计学习的基础课程,对学生色彩认识和运用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因此改革传统色彩的教学模式,并建立现代色彩教学新理念至关重要。
        关键词:室内设计;色彩采集;色彩重构;
引言
        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运用不仅能够调整室内整体的空间感、结构感、光线效果与环境温度效果,充分满足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色彩视觉元素感知理论的重要性,将其引入课程教学中,融入学生的日常室内设计训练中,从而强化设计训练,关注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
一、色彩教学现状
        研究表明,导致色彩教学始终未能取得理想成果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写生是设计教学的主要环节,其多样性尚未引起教师重视。院校所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容,普遍集中在基础知识领域,从而忽视了对色彩领域进行深入挖掘的意义,导致学生仅凭借单一方式,完成静物写生的任务,这样做并不利于对学生主观色彩进行培养,还会使其想象力的发散受到制约。其次,现有教学模式受观念影响,尚未得到全面且系统的优化,少数教师仍然将色彩、素描与绘画视为一个整体,在面向学生展开教学时,自然不会对色彩的重要性进行突出强调,导致学生对色彩魅力的感知有限。作为拥有鲜明特色的学科,设计教学对形式、内容所提出要求,均以“创新”为主,若教师仍对传统模式进行沿用,既无法确保教学效果,也无法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的趣味性及生动性。
二、色彩的重构
        (1)重新排列时,颜色物件会完全取样,相对于原始颜色产生适当的颜色中断,并依比例套用至新影像。基本颜色保持不变,原始对象的基本样式保持不变。(2)在全局颜色重建中,对颜色对象进行完全取样,选择具有代表性、代表性的颜色重建时不进行比例重建。(3)重建部分颜色时,从取样颜色滑块中选择所需颜色进行重建。您还可以提取比现有对象阴影更紧凑、更简洁、更灵活的部分颜色。(4)形状、颜色和重建是在粗略抽象过程中,在所采集物体的形状和特征上进行改造的集合。此方法更有效,并反应整个特征。
三、色彩采集
        (一)对自然色彩的采集
大自然是一位人类老师,希腊哲学家海克力士曾经说过“艺术模仿自然”。这是提高审美和艺术创造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大自然中的色彩组合,在这些现象背后,我们并不觉得色彩杂乱无章,而是非常和谐、和谐、有条理,这是美的真实字,也是运用色彩的原则,不仅表现出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而且揭示了生命的奥秘。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如何把握大自然独特的色彩和密码,通过整理和重组使这种美可见。大自然向人们展示了颜色变化的惊人魅力:蓝色的海洋、明亮的沙漠、高山、复苏的春卷、鲜艳的色彩、果实的阴凉秋天、美丽的冬天等等。这些美丽的风景唤起了人们的热情,许多艺术家努力研究自然色彩,从中提取、分析和组合,发展创造性思想,发展新思想。
(2)图像采集
        在各种彩色印刷产品中,特别是在外观和色彩方面,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意义,其中也认识到了在现代建筑中很大程度上可能出现的色彩之美,例如例如,在红色的花、绿色的草、摇椅、金银摇椅或一堆碎片中。总的来说,我们还可以从许多艺术形式中识别和提取颜色,例如绘画从传统色彩到现代印象派色彩。从水色到油色,从蒙德里安的寒冷到竞赛赛的热辐射,从宫廷艺术的占领到现代艺术的色彩。此外,我们应该睁大眼睛,扩大到世界各地,从钻石等明亮的阿拉伯色彩到非洲的方格色彩;从温暖、开放和温暖的美国色彩,到严格的日本中性色彩;从埃及令人惊叹的原始色彩到希腊理性大理石色调,激励着我们学习和艺术色彩。


四、色彩采集与重构教学改革和实施方法
        (一)从被动理论到主动求知
        在课堂教学方面,笔者结合专业特点,在色彩构成上课之前预先布置学习任务,课前的学习任务相当于一个预习,在给出重难点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重难点,要求学生自行组合,以小组的形式团队合作,查找有关色彩的基本原理、基本特性、调和方法等色彩基础理论资料。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中让学生在校园中观察任何天然物质的本色(植物、石头等等),近距离多角度地拍照采集对象,以色标纸比对记录下色彩要素,用色标纸进行拼贴,量化色彩关系。最后引导学生对自然与视觉规律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使学生主动从大自然和生活中寻找色彩元素,从而认识并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强调个性发展
        对优秀作品进行创作的前提,一方面是学生美术情感丰富,另一方面是学生拥有对色彩加以运用的独特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将个性发展置于重要位置,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的方式,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为自身能力,形成个性鲜明的设计色彩采集。除此之外,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还对其自学能力的强化有积极作用,只有全身心投入到对色彩知识进行学习的活动中,学生才能拥有更理想的专业素养及能力,这也是展开相关教学的出发点。
        (三)教学形式的创新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前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发布教学和教程,通过一系列微课展示课程的难点,而学生则在网络上承担本教程的任务,自主学习,并与平台上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页面交流。在课堂上,学生们展示和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参加与主题相关的讨论,练习并总结他们的学习成果。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了解和重新思考自己的重点知识。教师有多种方法可以将理论解释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使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发现自己的自学和能力。补习教师使用在线培训平台与学生在线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
        (四)增加教学手段
        众所周知,常规教学手段并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要想使色彩教学得到优化,关键是以当代社会所提出要求为切入点,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对教学手段进行增加,使学生拥有对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与深化的平台。例如,在对色彩调和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学生所表现出能力及水平,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活动注入强心剂,在确保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完成对其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任务。目前,色彩课堂使用频率较高的模式,主要有情境教学、启发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师应将学生所表现出个体差异作为基础,对教学目标、问题进行设置,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参与互动的机会,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对色彩调和所对应特征及方法进行思考,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确保自身能力得到锻炼。
结束语
        室内设计的色彩采集与重构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很多的因素,作者希望通过这一点的改革实践的研究,能对整个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杨英丽,赵六珍.室内设计色彩采集与重构的教学探析[J].居舍,2021(02):71-72.
[2]季凡,张军,陈金来.色彩构成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与课程改革探索[J].大众文艺,2020(23):196-197.
[3]邢路生.色彩构成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流行色,2020(07):52-53.
[4]于兴财.浅谈色彩采集与重构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重要性[J].艺术家,2019(01):58-59.
[5]刘金露.“色彩构成”教学中的色彩采集与色彩语言的表达[J].商业故事,2017(10):6.
        作者简介:陈杰,男,1989-,讲师,硕士,四川工商学院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