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
杭州市公益中学 310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地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本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引言
基于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正在不断地发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是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也受到教师的重视。很多教师由于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不良影响,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方式刻板单一,教学观念陈旧等等从多种现象,使得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难题得到提升。基于此,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从自身做起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想提升学生地学习效率,自身就必须拥有很高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教师只有精通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为学生答疑解惑。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断地变多,会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疑问,只有教师拥有充足的专业知识量才能为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及时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和同行业的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互相分享教学经验等,采用多种学习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而拥有较强的专业教学水平,实现初中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流程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该学科的教学可以为我国以后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教师可以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找到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最佳方法,以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的要领,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和学校的基础教学设备,以及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握水平,逐步的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首先,教师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水平,详细的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其中如何设计教学计划是开展教学的重点。之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教师设置的问题和教师在课堂上讲到的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个过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实践,针对学生的上机操作时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的指正。最后,教师引导学省之间相互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
例如在学习到“引导动画”时,学生在计算机制作完成了小鸟在天空自由飞翔的学习任务之后,就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地掌握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教学引导,像学生提议制作出落叶飘零的动画效果。这个学习任务的制定和安排,是基于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操作之后,对课本内容的加深学习,引导学生在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将各个知识点相结合,综合利用到动画制作中,巩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在课堂与学生分享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进而对学习产生兴趣。自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有的知识很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信息技术教材中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应该用心的制定教学方式。例如在讲到关于计算机硬件的知识时,教师尽量选择实际的计算机设备在课堂上边拆分一边讲解,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硬件设施,再结合教材额实际内容学习很容易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在讲台上亲自体验计算机的各部分硬件,理解硬件的名称、安装的位置以及作用。但是教学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形象的展示出组成计算机的硬件设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由此可知,教师应该根据课本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四、增加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的融入到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中。因为每个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掌握程度各有高低,学习理解能力也有差异,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让计算机水平高的学生带动计算机水平较差的学生一同学习探究。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地进步,其中教师应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例如教师以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制作PPT,每个小组可以自己构思相关的内容,然后进行实际的制作,在小组的合作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
教师在每次课堂结束之后,应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加以思考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和优化,式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此外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备课时应将以前的知识和现在的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化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结束语
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紧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应该提高学生地综合能力。教师应该不断地创新和探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有忠.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实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09):18-19.
[2]普碧飞.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0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