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斌 李小红
重庆市康庄美地第二小学校 重庆市 两江新区 401120
重庆市华渝实验学校 重庆市 江北区 400021
摘要: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增加课堂实践操作训练时间,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系统、各类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为了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性,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还应该增设教学游戏,从而活跃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氛围。本文通过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意义,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提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综合实践能力
引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键盘、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实践操作能力,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通过多板块教学来引导学生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融合。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通过举例教学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效率,并通过布置教学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增强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效率。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互联网软件的使用频率增加,各行业提高了专业人才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能力的操作要求。因此,小学就应该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式,从而满足社会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小学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教学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时,可以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操作知识运用到梳理笔记、整理知识框架、查找学习资料等学习活动中,这不仅能够节省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符合现阶段小学教育的教学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1]。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完善教学设备,营造综合实践教学氛围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就应该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特点,完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并增加信息技术教室的电脑数量,保证学生上机学习时间的充足性。同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从而提升课堂的活跃度,激发学生的实践学习动力[2]。例如,在学习重大版四年级信息技术《我满十岁了》时,这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拍照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式。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播放电子相册的制作视频,并准备相机、电脑等教学器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相机和电脑摄像头的功能键,为学生示范拍照方式和相片查看方式,并指导学生以自己、同学、教室和操场为拍摄物进行拍照实践学习。
在完成拍照教学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电脑的图片查看器查看拍摄的照片,并指导学生将照片制作成简易相册。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作品进行展示,从而为其他同学提供参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创造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丰富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实践学习全面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向创新教学模式,通过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实行鼓励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践成果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语言鼓励和物质奖励。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重大版五年级信息技术课程《侏罗纪迷影》时,该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美化视频和发送视频,由于该节课程的内容难度较大,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全面性,教师可以设置与课题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添加滤镜、文字音乐等实践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班级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视频内的景物轮流进行美化,学生可以通过添加滤镜、音乐、字幕等方式将抒情视频改编为搞笑视频,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评级,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3]。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学习主动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实行任务教学法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学习自主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实践内容的知识框架,并为学生安排相关自主学习任务。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相关实践操作。例如,在学习重大版六年级信息技术课程《邂逅“非遗”》时,该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制作网络调查问卷,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示范教学为学生展示网络调查问卷的制作方法,并要求学生自主搜集与“非遗”有关的资料和问题,将获取的信息制作成调查问卷。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整理资料、讨论问题等过程了解其他学生的制作想法,从而拓展自己的思考空间。同时,教师在布置练习任务时应该保证任务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为学生制造参考空间,学生在制作网络调查问卷时可以结合搜集的资料和示范教学完成制作,在出现制作困难时可以分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从中发现解答方式,从而提升网络调查问卷的完整度[4]。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通过完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环节等方式提升课程质量,并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增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效率。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实习鼓励教学制度,提升学生的自我展示自信心,从而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此外,教师还应该运用任务闯关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朝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探讨[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 (06):163-163.
[2]孙英娟.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J]. 网络科技时代, 2019, (11):99-100.
[3]周洪银.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J]. 试题与研究, 2020(10):273-274.
[4]见斌 何.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策略[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20, (2):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