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让传统文化润心铸魂———“德成生翼”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验探索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6期   作者:高宝玲
[导读] “德成生翼”课程是“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高宝玲
        阎良区西飞第二小学 710089
        内容概要  “德成生翼”课程是“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本课程以人为本,培养和发展小学生核心素质,改善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改善教育生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德成生翼”课程,拟建构课内外相交叉的三大支系共11种形态的教学课程。“德成生翼”就是修养品德,学成本领。本课程的研发试图通过跨界和跨代学习的融合方式,开发、编写并修习传统国学、武术、书法和现代足球、围棋、音乐、美术等科目的课程体系,达到以课程促教学,以教学强健学生体魄、明确礼义廉耻、塑造学生心魂、知晓孝悌忠信、养成修身习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修养的具有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关键品质和关键能力的新一代小学生。

        关键词   “德成生翼”课程   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素质教育   核心素养      改善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正  文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让传统文化润心铸魂
        ——“德成生翼”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验探索
        一、研发背景
        十九大提出了教育强国的战略。教育强国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核心素养,公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源自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低段和中段学生的心灵滋养和素质养成,因为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段,是学生认知标准、价值判断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灵上色、开花孕穗的关键时候。这个时段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一辈子都难以改变;这个时候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辈子都难以走样;这个时候心灵的底色纯正了,一辈子都难以染上杂色。
        鉴此,“德成生翼”校本课程体系研发和实践团队在区教育局的号召下,在学校领导的亲自率领和指导下于2017年8月成立了“德翼”实验班,进行“德成生翼”课程实验探索。
        二、研发宗旨
        以人为本,培养和发展小学生核心素质,改善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改善教育生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三、研发目标
        “德成生翼”就是修养品德,学成本领。本课程的研发试图通过跨界和跨代学习的融合方式,开发、编写并修习传统国学、武术、书法和现代足球、围棋、音乐、美术等科目的课程体系,达到以课程促教学,以教学强健学生体魄、明确礼义廉耻、塑造学生心魂、知晓孝悌忠信、养成修身习惯,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修养的具有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的关键品质和关键能力的新一代小学生。
        四、体系建构
        “德成生翼”课程,拟建构课内外相交叉的三大支系共11种形态的教学课程。
        第一支系:核心课程——由“国学”“武术”“书法”组成的课堂教学体系,目的在“植根”,传承经典、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第二支系:成长课程——由“美术”“音乐”“围棋”“足球”组成的课堂教学体系,目的在“修能”。
        第三支系:综合课程——由“修身课”、“习劳课”“游学课” 、“展示活动”组成的实践课教学体系,目的在“塑品”。
        课程研发小组经过将近两年的研发和实验,并通过家校共建,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支系:“德成生翼”核心课程: 由“国学”“武术”“书法”组成的课堂教学体系,培植学生核心素养的根系。
(一)国学课堂教学
        1.教材安排
        ⑴主修课本:古体竖排版经典教材《孝弟三百千》《素书》《声律启蒙》《道德经》《增广贤文》《古文观止》等古文精选片段。
        ⑵必修课本:简体字戴学忱《少儿歌诗三十首》上下卷。
        ⑶选修课本:《陈琴素读》课本。
        一年级:整本书学习背诵《孝弟三百千》及戴学忱《少儿歌诗三十首》上卷,共六千多字。与部编教材课时分配是七三分配(经典七)。  二年级:整本书学习背诵《素书》《声律启蒙》及戴学忱《少儿歌诗三十首》下卷,近九千字。与部编教材课时分配是四六分配(经典四)。一二年段共背诵15857字。
        三四年级:整本书学习背诵《道德经》5000字、《增广贤文》4572字。《论语》12.12万字。背诵优秀诗文50篇。与部编教材课时分配是三七分配(经典三)
        五六年级:学习背诵《孟子》节选1万字左右、《古文观止》、《世说新语》节选。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与部编教材课时分配是二八分配(经典二)。
        总之,通过小学六年低中高,三个学段经典学习,达到国家教委课程标准的课外阅读目标:(低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中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高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100万字)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书法课堂教学:
        书法每周均六课时,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行大课连上的教学方式。
        开设硬笔书法课、毛笔书法课。毛笔书法课以《智勇真草千字文》和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帖为教材、硬笔书法以相应年段的部编语文教材生字为教学内容。一年级让孩子简单理解基本笔画的形态以及写法。二年级开始着重字形结构,了解简单的字形组合方式,穿插进行常见偏旁的写法训练。大多数孩子现在能在老师指导下写出完整的小作品。
        (三)武术课堂教学
        熟练背诵并力修习武之德,熟练掌握基本功。一年级熟练掌握:三种手型,五种步型,四种腿法,三种击响等。二年级进行“刀、棍”基本功教学,少年规定拳一套教学。2017年12月底全班同学参加了陕西省武术协会举行的武术段位制考试,均已过关。13位同学达到段前一级、27位同学达到段前三级。18年3月份学校获得“西安市红拳武术基地”荣誉称号。
        一二年级学生的武术的基本功已掌握,三年级开始将每周减少两节课,做好基本功练习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书法三年级预备进入到简单章法的训练中去。
        第二支系:“德成生翼”成长课程:由“美术”“音乐”“围棋”“足球”组成的课堂教学体系,目的在“修能” (修身齐家、童蒙养正)。


        1.音乐课堂教学
        一、二年级除了部编教材中歌曲的学习外,增加了尤静波编写的《中华国学歌》部分歌曲学习,自编校本教材“德成生翼”课程《德音雅乐》。一年级第二学期学习葫芦丝的吹奏,通过一年半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简单葫芦丝吹奏的方法,学会了国学歌十余首,部编歌曲三十多首。
        在一二年级教学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将音乐与国学有机融合,开发《德音雅乐》教材体系。计划三年级将精选谷建芬编写的《古诗词新唱》和另外一本《学堂乐歌》,结合实际有选择的学习。
        2.美术课堂教学
        一、二年级主要以部编教材为主,将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部分进行扩展教学。开设“中华传统剪纸作品课”、收集学生作品集四册(对称剪纸,动物,窗花,花瓶),开设“秋日私语”贴画课、“竹帘上的脸谱”“吃货的天空”等彩泥系列课,作品包括蔬菜,水果,动物,火锅,茶具,绿植,糕点。开设“博物馆进课堂”美术鉴赏课。
        三年级开始国画基础教学,以芥子园画谱为教材资料。四年级在部编教材基础上逐步加入手工泥塑教学和工笔线描教学。五年级加入素描教学。
        3.益智课堂教学
        每周一节的围棋课锻炼智慧,培养记忆力、注意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足球课锻炼团队意识、培养协调性、灵活性、强健体魄等优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三支系:“德成生翼”综合课程:由“修身课”、“习劳课”“游学课” 、“展示活动”组成的教学体系,目的在“塑品”。
        (一)“修身课”、“习劳课”之养成教育课
        “德成生翼”课程在课堂教学同时,开发“实践课”践行体系。在经典整本书学习时,采用知行合一方针,进行各种生命体验,促使学生修身养性。将经典学习与部编《思想与品德》课本整合,班级开设“修身课”:包括问好礼、答谢礼、赞美礼、感恩礼、用餐礼等。“习劳课”学生日日践行《弟子规》,在学校和家庭进行洒扫应对的习劳训练,身体力行“尊师孝道”文化,家长与学生共同填写《弟子规德育成长日记》,将传统文化的素养落实在日常学校和家庭的日常细节,童蒙养正促进人格养成。
        (二)游学活动和展示活动
        每学期开展2-4次游学活动,通过徒步游学,锻炼吃苦之耐性和坚韧之意志。通过各种慈善活动和展示将儒雅谦逊、敬天爱人的传统美德落实在举手投足间,促成品德养成,用厚德修身促成学生飞翔的翅膀。
1. 游学篇
“德成生翼”课程“游学课”。
第一站:2017年10月徒步至《西安航空学院》爱国从了解热爱家乡开始。
第二站:12月徒步至润天宾馆雪地,师生家长一起玩雪堆雪人、与小鹰100直升机合影。
        第三站:2018年三月去富平习仲勋陵园进行“清明祭英烈”活动。
        第四站:2018年9月进行“一带一路求真科学营----“我是航空兵” ”游学,参观航空博物馆、去“耕读农庄”打枣,激发爱国从爱家乡开始的情怀。
        第五站:2019年2月到“阎良非遗馆、博物馆、山东移民文化馆”进行游学、感受阎良厚重的历史文化,学习阎良人民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崇文敬祖的精神。
        第六站:4月到“阎良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纪念碑、为烈士墓鲜花、在墓前宣誓:继承烈士精神,为共产主义时刻准备着。
(三)展示篇
        展示活动第一次:2017年10月,德翼素质班国旗队全校升旗仪式上展示。入学一个月多的六七岁娃娃踢着正步,动作整齐划一、神情庄重肃穆,令参会观摩的领导赞不绝口。
        第二次:11月,全校家长开放日课堂和成果展示。家长对刚入学2个月多娃娃表现出的品质、课程学习成果感到佩服又惊讶。
        第三次:12月,参加教育系统“‘十九大精神进校园’汇报演出”成果展示,国学朗诵、武术硬功、孝道文化得到区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第四次:12月,全校教师“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暨庆元旦活动上成果展示,全校师生对德翼娃娃表现出的谦逊礼仪和谦谦君子之风大加赞赏。
第五次:12月,参加陕西省慈善协会航空爱心公益队举办的“爱心成就梦想  真情点燃希望”展示,并当场捐献班级参加十九大演出所得善款1000元。精彩的演出博得阵阵掌声,同时授予学校“爱心公益支队”奖牌。 等等
        五、课程评价
        “德成生翼”课程创新现行课程评价模式,促进家校共建育人模式,促成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现行教学考核学生的模式基本以试卷测试、看笔试成绩为主。“德成生翼”课程创新现行课程评价模式,将课堂教学体系,和实践课一起纳入考核,采用家长进学校做考官、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在考试时加入“整理书包”、“穿脱校服”、“扫地拖地”、“礼仪考核”等实践动手内容,创新评价模式。
        班级管理采用“福币管理”制度,把学生的课堂、作业、实践等项,全部采用福币进行管理,期末将考核成绩和班级福币结合起来,选出每学期“三好学生”、各科“践行模范”、根据实践课程和家长课堂等家校共建活动选出每年“尊师重教家庭”、“书香家庭”。
        2018年元月30日、6月26日、2019年1月分别进行了三次期末观摩检测,在数学、国学、书法、武术科目测试中,采用全班家长做考官,一对一面试、多对一面试考核的模式。每科有知识技能考点,有实践操作考点,有礼仪、有平日孝道和动手能力考察。孩子们表现出的孝亲尊师,敬天爱人的品质,初步形成的谦恭有礼、多才多艺、朴实安静、专注内敛又自信的品质和习武人的精气神,都令人感受到素质教育的可喜成果。
        六、专家引领、以校本特色为纲,长远规划
        结合本区本校实际,不断探索本课程体系与部编教材体系的完美融合,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公办教育体制开发传统文化的课改之路。
        二年多来,在教育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德翼素质班的老师们创出了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路子,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德翼素质教育与经典共行,和圣贤为伍,启迪大脑潜能,提升综合素养,从小培养孩子的大仁大爱,大德大能。让传统文化润心铸魂,支撑中国少年智慧人生!

参考资料:
1993年,中共中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4年,教育部与中宣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2006年,中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6年5月24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
2006年9月14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
2013年,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2014年4月2日光明日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把中华文化习养融入日常学校生活》陈启德  《人民教育》2017年第22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路径探索》张广斌 《全球教育展望》2019年第8期。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百度文库
2017年1月25日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2017年3月24日,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颁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