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的讨论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赵建军
[导读] 每一个学生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

        赵建军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天场镇中心小学22451
        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存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要把每一个学生都装进一个相同的框架中,同时也要告诉学生学会打破常规,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一片新的天地,知识都是固定的并且长久以来都从未改变,但是人是灵活的个体,我们都是踩着前人脚步一路向前,但是最终学生需要的能力是自己能够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关键字: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求知欲望;自由讨论;多角度解读;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之前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潜力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教师对于学生的讲述过于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每次都是在学生还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之前就已经将正确答案告诉学生,长此以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很难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问题。笔者本人经过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个人的学习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以及学生有所帮助。
        一、引发学生求知欲望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对一个事物产生好奇心,一旦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就会不自觉的想要去探索,因为在学生的内心中一开始自己未知的事物对学生而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能够让学生想尽一切办法只想解开这个谜团,而且在得到正确答案之前学生听讲时也会更加认真,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要巧妙的设置一些环节引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好奇心,这样学生才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够在热情的点燃下充分的发挥。
        例如,在学习《松鼠》这一篇课文内容时,现在松鼠也属于一种不常见的动物,所以在学习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自己提前收集的一些关于松鼠的照片,让学生先了解松鼠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教师可以问有没有学生见过真实的松鼠,知不知道松鼠的生活习性是什么或者松鼠喜欢吃什么?如果有学生说自己在动物园曾经看过松鼠,那么就可以让这位学生向大家分享自己见到的松鼠的场景,如果没有学生对松鼠有很深的了解,教师就让学生根据展示的照片猜测一下松鼠的特点,然后在进行对课文的正式学习,在这样的一个开场活动进行之后,学生对于松鼠就会产生极强的好奇心,同时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也会更加期待。
        二、鼓励课堂自由讨论
        有时候当学生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自己无论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此时学生的思路已经陷入了一个死胡同中,如果没有别人把他的思路拉出来,有可能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得不到解决,其实对于学生之间出现的大部分问题其实都不必请教教师,因为他们的问题有可能都是忽略了某一个方面所以才会导致自己的思路走偏,这个时候可以和自己周围的学生进行讨论,听听别人的意见,向别人借鉴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可能会帮助自己得到不一样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太阳》这一篇课文内容时,我们每天都会见到太阳,太阳每天凌晨都会从东边升起,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和温暖,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一个后羿射日的故事,那么通过学生平日的观察太阳有没有可能被射下来呢?答案当然是不能,这毕竟只是一个通话故事,真正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很远,再强大的射箭高手也不可能把剑射到太阳上,况且太阳上的温度极高,即使能够射过去也会被融化的,阅读过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课文中表现出太阳与人类联系密切的地方体现在什么地方,同时如果有自己想到的但是课文中没有出现的方面也可以进行发言。
        三、从多角度解读文章
        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同样的一段文字有可能不同的人进行阅读,就能够从中读出不一样的感情,文字传达的是一种意境和一种情绪,有的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能够看的出这篇文章的修辞手法用的是否恰当,某一个部分用词、用字是否巧妙,但是有的人却能够从中读出或悲怆、或兴奋、或哀伤、或赞美的感情,前者对于文章的理解就只是浮于表面,而后者则是通过用心去感受这篇文章,才能够体会到文章中所包含的情绪,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应该尝试着从多方面去分析,在不同的时候对文章多阅读几遍,方能真正参透其中深意。
        例如,在学习《己亥杂诗》这一篇课文内容时,这首诗是作者离开了朝堂之后所写的,从此作者就不再是朝廷的一名官员了,自己的宏图大志还没有充分施展,此时作者的心中有无限的愁思涌上心头,这首诗中最著名的就是后两句,在原文中这两句的意思的作者以落红自比,将百姓比作红花,自己虽然已经远离京城,但是无论何时也无论自己身处何地都会关心百姓,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后人也经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教师的伟大,将教师比作落红,将学生比作红花,教师用自己的力量教育着一代有一代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辞辛苦,用自己宝贵的时间作为学生的成长的肥料。
        四、提倡学生主动提问
        创新往往是由于一个问题而引发的,只有一个人发现了问题,才会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思考出与众不同的内容,如果学生连发现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又如何能够有所改变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在进行讲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提问,而且对于学生提问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就告诉学生答案,可以先问问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的出正确答案。
        例如,在学习《风向袋的制作》这一篇课文内容时,这是一篇让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学生需要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学习一些写作的技巧,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让学生自行进行阅读体会,然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统一进行提问,教师再逐个进行解答,但是在教师进行解答之前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的理解是正确的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如果学生的理解有所偏颇,教师也可以纠正其错误的思考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而言之,创新能力是支撑学生不断前进的主要因素,一个人若是没有创新能力就只能被困在前人编织的笼子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只是注重学生对于书本上内容的学习,也要合理进行时间分配,尽量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最重要的就是有自己的思考,如果学生一直听从别人的意见而没有自己的思考,长时间这样进行下去,学生可能就会忘记了该如何去思考,这样学生也就无法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德兵.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探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
        [2]乔浩.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2(02)
        [3]廖国平.和小学语文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