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蜀基
四川省泸县奇峰镇曹市杨娣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进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已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一系列相关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去用数学知识来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快地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从而成为一个全面型的人才。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简单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核心素养;创设情境;教学方法;课堂提问
小学阶段数学的核心素养有很多,比如数感、空间观念、运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一系列能力,可以说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挑选合适的教学手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小学阶段的数学作为学生以后学习其他理科科目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要抓住学生的黄金时期,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结合这个时期学生的性格特点,在不妨碍学生身心成长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同时教师也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中,为学生的学习铺平道路,让学生进行更加高效地学习。
一、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小学生刚刚从轻松地幼儿园升入小学,各个方面还不是很适应,学生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状态。这个时间段的学生接触的知识相对简单,所以教师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吸引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每一名学生都有着很强的可塑性,模仿能力、学习能力都很强,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防止学生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将学生往一个正确的道路上引导。
小学数学作为以后学习的基础,包涵着很多的内容。拿人教版数学教材举例子,整个小学阶段涉及到了计算、图形、几何等多方面内容。但是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不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是一味地教给学生相关的知识。这样是十分不正确的,不仅不符合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应该要明白,学习数学是发散思维的过程,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着问题。许多数学教师只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使用题海战术锻炼学生的熟练度,这对学生没有任何帮助,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降低。
二、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在课堂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作为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对课堂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许多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时,经常会忽视学生的身心特点,这不利于数学课堂的教学,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数学课堂进行下去。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创设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尝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一课的讲授时,我在课堂中创设了一个实际的情节,我来扮演超市的收银员,让学生扮演顾客。然后我找出班级内的铅笔、本子、橡皮等文具作为商品,并将其明码标价。我再对学生说:“假设你现在手中有10元钱,你想要买一些文具,想一想、算一算能卖哪些。”学生们都被我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参与到了本节课堂中。我再挑选学生进行回答,让这些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要买的物品以及数量,并计算总共要花多少钱,能剩多少钱。
我通过在数学课堂中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不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很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师可以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有很多,计算、图形等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几何、数据分析等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教师要挑选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知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型人才。当教师在遇到一些教学中的问题时,可以使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等一系列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很好地契合数学课堂的教学,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这些教学方法,带给学生一个有趣、充实的数学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讲授时,我先带领学生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图形,让学生更深一步了解图形的相关知识。然后我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了一则视频,视频中有一个小朋友,他围绕着一个长方形的花池跑步,在跑完一圈后,这个小朋友说:“我真棒,这么快就跑完了100米。”然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周长的学习,并告诉学生,一个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想一想这个花池的周长是多少呢?学生们很快就给出了答案。然后我让学生取出尺子,让学生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和宽,然后求出自己课桌的周长。学生都很认真地进行测量。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和实物讲解法,让学生高效地进行了学习。
(三)合理使用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每节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能够通过提问,来让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集中。而且提问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了解学生的的掌握情况,从而决定下一步的教学。但是许多数学教师使用提问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许多数学教师经常会问一些困难的问题,让整节课堂处于一个压抑的氛围下,这会让学生丧失学生的兴趣,也会降低课堂的进行效率。
例如,在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讲授时,我先进行了课堂内容的教学,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计算的速度。在学生练习完之后,我轮流对班内的学生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都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开始,我的语速很慢,学生得出答案的速率也相对较慢,然后我的语速开始加快,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开始慢慢变快。我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的大脑高速地运作起来。这样不但能促进数学课堂的进行,还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让学生更快地进行计算。我还在学生回答后对学生进行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还能让学生养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的来说,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方便。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让班级内的全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也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使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高效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恰当地使用课堂提问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提问后,也要对学生进行表扬或鼓励,让学生产生自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保证了学生以后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凌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
[2]陈六一,陈刚.核心素养,诗意的奠基——兼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
[3]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