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的转变创新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 古力努尔·艾麦尔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下,初中化学教学开始面临全新的任务和要求

        古力努尔·艾麦尔
        新疆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下,初中化学教学开始面临全新的任务和要求,迫切需要进行根本性地转变与创新,这也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对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利用问题教学方式、重视实验教学开展、改革课堂评价体系五个维度出发,全面地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学的转变方式与创新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化学教学;转变;创新
        初中化学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阵地,如何促进初中化学教学的转变创新以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是每个化学教师都应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所以,初中化学教师需要紧跟课程改革发展的步伐,结合现实学情来探索、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全面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紧张且对立的,这就使得学生对教师教学存在抵触、抗拒的心理,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将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来作为具体教学行为的指引,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爱护和尊重,主动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和朋友式的身份来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起更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自由、民主且宽松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和抗拒心理,更加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例如,在教授《原子的构成》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少与学生沟通,教师高高在上的身份使得学生们感到畏惧,这种压迫会给学生们带来抵触的学习情绪,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所以,笔者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课堂中主动与学生们沟通交流,如,在课程中,笔者会根据教学内容寻找话题与学生们对话,在对话过程中,笔者会询问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说一说课上学习的心情等。另外,笔者在课下同样会与学生们交流互动,谈论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了解学生们的性格特点,通过对话交流的环节,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消除了学生们内心的抵触情绪。这样,笔者通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相互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不同,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差距的扩大,真正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转变“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化的教学策略。具体来说,教师需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层次等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以此来将其分成优、中、差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而制定出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布置分层式的课后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适应性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化学式与化合价》时,由于学生们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出现了层次化,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所以,教师应及时完善教学策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对此,笔者实施了分层教学模式,将学生们根据学习水平、学习方法等综合因素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由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组成,B层由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组成,C层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组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笔者会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另外,对于C层中的学生,笔者会重点关注,给予更多的教学指导,巩固学生们的基础。这样,笔者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利用问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科学思维
        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元素,问题的设置和提出能够对学生形成一定的驱动作用,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所以说,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合理地利用问题教学方式,基于化学教材课本的重点、难点知识内容来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启发性问题,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创设出充满悬念、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有效引发学生认知层面的矛盾和冲突,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展开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相关知识的分析与探究,深入到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和效度。
        例如,在教授《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关系,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学习目标进行了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随后,笔者从教材中提炼一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有助于学生们的思考,提出问题后,笔者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这样,笔者通过问题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重视实验教学开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则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分割和替代的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真正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增大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体系中的比重,依据化学理论知识来设计验证性、探究性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给予学生自主实验和实践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设备并探究实验结果,强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实践操作的能力、素养。
        例如,在教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开展了课堂实验活动。实验开始前,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实验内容进行熟悉,认识实验中的药品、设备,随后,笔者给予学生们自主实验的空间,让学生们通过实验探索来深入掌握二氧化碳制取的方法,巩固学生们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重视实验教学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改革课堂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反馈,是改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依据。这就需要初中化学教师提高对课堂评价的重视程度,重点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具体而言,教师要从以往个体成绩评价模式中转变出来,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化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结果,并适当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内容,以提高教学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促使学生能够从中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质量守恒定律》时,笔者会根据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笔者会给予表扬,让学生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笔者会给予鼓励,让学生们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样,笔者通过改革课堂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和背景下,教育教学实践必须要进行全方面、根本性地改革与创新,以满足全新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要端正教学的态度和观念,把握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结合现实学情去推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利用问题教学方式、重视实验教学开展、改革课堂评价体系等策略的实施,从而充分优化化学教学的过程,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并进一步助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
        参考文献:
        [1]王学辉.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32):196.
        [2]朱毅.试论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J].科教导刊(下旬),2017(03):91-92.
        [3]刘根稳.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1):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