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邓金杰
[导读] 自主学习是一种在整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

        邓金杰
        镇安县月河镇东川初级中学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  711509

        摘要:自主学习是一种在整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求自由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完成特定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立学习的平台,并借助案例,多种评估机制,纠错本等提高学生的物理自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侧重于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以使学生实现终身学习。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探索和研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们将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在初中物理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教师通常采用灌输法进行教学,以使学生获得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长期以来,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而且对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困难。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角色的转变,从课堂领导改变为课堂的主导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物理定律,并在教学过程中趣味性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可以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并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师生之间建立和谐的的关系,实现教学相长。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具有发展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自己积极独立探索知识,发挥学习的潜力。教师要使用各种教学策略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指导下,学生可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理解力,想象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教学活动反映了倡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探索,使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并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以使学生在小组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并促进思维的冲突,这可以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初中物理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使用幽默的语言建立趣味性教学
        教学语言是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科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趣味性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语言运用中突出幽默特征,感染学生,消除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恐惧。对于害怕学习物理的学生来说,这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活力。使用幽默的语言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为以后的教学活动铺平道路。例如,在声音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引入“小红帽”的故事,以加深学生对声音特征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一位学生给大家讲“小红帽”的故事,“大灰狼可能吃掉了祖母和小红帽。当大灰狼在门口讲话时,他们应该仔细判断。请先发声,看看他们是否是熟人,不盲目打开门可以防止发生悲剧。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声音,区分好声音,并避免大灰狼出来伤害他人。”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并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结合课堂提问,做好自主学习指导
        课堂提问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以及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忽略提问环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抓住时机,认真研究问题内容,通过问题引导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成为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逐步提高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少问物理结果,多问思维过程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问问题的关键。分析物理过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实际上,对于刚接触物理学习的初中学生来说,很多时候都非常困难。因此,我们提倡引导学生在提问过程中更加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并提出更多有关生活化的问题。将教材知识贴近日常生活,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不容易破坏他们对物理学习的信心。例如,“请告诉我有关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一个需要对过程进行详细描述的问题。在课堂上提问或让初中学生口头回答都是不合适的。教师可以分为几个状态问题来询问学生。例如,“汽油发动机有几个工作冲程?”,“汽油发动机在外部执行哪个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容积何时最小?气缸中的气压何时最大?”等等,分步指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进行互动实验,指导学生独立操作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互动实验可以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置了严格的实验程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自主性,仅根据教师指定的实验程序进行实验增长“经验”;交互式实验是通过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独立探索实验方法,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能力,有效地提高动手能力。
        例如,在声音的传播一节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进行“纸杯电话”的互动实验,以便学生可以在专注于互动和探索的实验过程中有效地提高操作技能。我首先将学生分为5-6人的小组。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了纸杯和绳索等实验材料,简要介绍了实验原理,并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探索“纸杯电话”的生产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有效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根据声音传播的原理制作了各种“纸杯电话”。这种实验过程完全是通过学生的互动询问来进行的,从而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实验体验,并营造出自主学习的氛围。
        (四)安排探索性作业,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新的课程改革改变了对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体系和方法体系建设的要求。当前,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是选择科学的教学模式。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显然为大多数初中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思路,突出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探究式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课后作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应运用创新的作业形式,进一步深化学生探究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教师分配的作业应更加灵活多样,创新的作业通常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完成“杠杆”教学之后,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作业:①让学生上网研究人类自古以来对杠杆的应用和研究; ②要求学生按照杠杆平衡的原则制作小型秤杆; ③让学生回家,并使用周围的设备探索杠杆平衡的条件。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探索了所学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重要培训目标。创新性的作业创建不仅可以使每位学生对作业的内容更加感兴趣,而且学生还可以在完成作业时提高对课堂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最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初中物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经验。。
        参考文献:
        [1]白广虎.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19,17(36):96-97.
        [2]徐光胜.自主学习  体验快乐——初中物理前体验的应用思考[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2):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