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明
昆明市西山区碧鸡徐霞客中心学校 650111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现行的数学教学模式也随之改变,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生本教育、小组合作等一系列教学方法萌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也慢慢得以实现。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作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参与、交流、合作时的展现形式——“说”就变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说”数学;教学实践;加点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其中采用“教授给他人”这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习者记住的所学内容达到90%。它是一种有关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知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当前数学课堂中在学生合作交流时,都是几个活跃的学生争相发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会不自觉地讲得过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很少,这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但是像课后作业、周末作业、考试试卷、易错点、章节的知识框架等,学生完全可以处理得很好,教师只要加以补充和指导,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把教学中更多的任务交给学生去“说”,培养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清晰地传授给他人的能力,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慢慢地提高。
1核心概念界定
“说”数学就是将自己所听、所学、所做、所思、所悟的知识通过语言交流,传授给其他同学,达到对知识的内涵、外延和拓展透彻理解的程度,进而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说”数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所进行的一种“数学的”语言交流活动。“说”数学活动概括起来就是“说什么?”“怎么说?”“评价说”“竞赛说”的学习过程。“说”数学的实践,就是要做到四步:想说—敢于说—会说—乐于说,这是期望学生所能达到的效果。只有在说的过程中,才能让数学知识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生根,发芽,成长,才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2说什么
2.1 习题课鼓励学生“说”
2.1.1说题
一是说已知条件。很多学生喜欢用惯性思维去分析题意,而未能理解题目想要表达的准确信息,从而导致求解有失偏颇或产生错误的思路。在审题时,让学生先弄清楚题目所研究的是哪几个量的关系,是展开思维的基础。像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都是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学生总是存在一定的理解问题。说条件不仅要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还要说出其中含有的间接、隐藏的已知条件等,以及由已知条件可以得出的相关结论;或逆向思维,说出要求解未知,需要哪些条件,一步步追索出一个很显然的条件,从而达到求解的目的,这也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内化的过程。
二是说思维过程。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是指从理解问题开始,经过探索,转换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并进行回顾与反思的思维活动。从“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思考?”“用到了哪些我们学过的知识,与我们之前做过的题有什么联系或是相似之处?”“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思路?”“可以怎么变式和拓展?”这五步彻彻底底地弄清知识相互之间的渊源。数学解题注重宏观和微观的思维策略,宏观上要把握解题的大致方向;微观上就是要注重解题预测、使用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如何计算才合理等。
三是说方法。数学学科中有太多的模型和专题内容,如果学生可以形成概念,掌握这些模型和专题的通解通法,那么灵活应用就不难了,这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知识的种类只有那么多,而每一个知识点就像一颗种子一样,会生出越来越多新的问题,只有熟悉每一个问题的本质,才能以一变应万变。说方法主要包括:一题多解方案,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扩展原理,独特、新颖的创造性解法,一题多联、融会贯通的同类型题解题规律等。
2.1.2说易错点
一是说试卷和作业中的易错点。每当批改完试卷后,分别选取高分、中等、低分三个层次的试卷,让学生根据这些试卷中的错题情况,找出易错点。评讲完试卷后,再由学生来分享各自找出的易错点。
这也可用于每天的作业总结。
二是临考前进行章节易错点分析。临考前,教师习惯提醒要注意什么,学生可能会不太在意,何不让学生自己分享易错点呢?在考试的前一天安排学生去总结,考前再拿来分享,这样学生就会印象深刻,能保障基础分。
2.2复习课鼓励学生“说”
2.2.1用思维导图“说”
考前复习时,部分教师会印制学案,但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系并没有一个整体认识,知识点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零散的小点。在做压轴题时,绝大多数同学很难在短时间内,将题目的信息与所学的知识进行匹配,导致得分太低。對此,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将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框架理清,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对知识产生、发展、变化的理解也会更深一层。
2.2.2“说”题型
教师可以从配套的新课标和作业中发现考查的题型哪有几种。在复习课上,设计相对应的题型,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延伸到其他相应知识点上,以便于更深层地学习知识。这样可以在固定的模型基础上进行辨识,以不变应万变。
2.2.3“说”重难点
试卷中总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考前可以让学生将前面所做过的这类题集中整理出来,并对同一种题型或是同一考点或是先前已做过相关笔记的进行分析,进而理清思路,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3怎么说
说的形式可以采用3种方法。
3.1小组合作说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组成员的数学层次,提前分配好各自可以说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向同学或教师请教,将疑难问题一个一个突破。课上再进行说的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3.2师徒结队说
给数学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指定一位师傅,由师傅负责解答徒弟学习中的问题,然后徒弟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说出来,剩下的由师傅来说,这样徒弟进步了,师傅在表达和思维方面也得到不同的锻炼。
3.3抽签说
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好动、活泼、喜欢热闹的天性,教师可以选择一种抽签软件,临时选择说数学的学生,这样被抽到的学生情绪高涨,上课的气氛活跃,学习的兴致也浓。参与度高了,教学的效果自然不错。
4竞赛说
教师可以不定期开展学生“说数学”的竞赛活动,内容可以分压轴题、中等题、基础题等不同层次,选取相应的学生来参赛,并设置不同的奖项。这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使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满足感。
总之,“说”数学教学作为一种双边教学模式,是学生摆脱题海、减负增效的有效手段,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和思维品质大有益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学生”说”,能更好地发挥和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数学课堂成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徐玲.培养小学生"说数学"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6,(9):201.doi:10.3969/j.issn.1673-2162(a).2016.09.191.
[2]佚名.培养小学生"说数学"能力之实践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4,(1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