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以昌
广西浦北县张黄镇中心校
摘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童年是人格和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对孩子的人格,生活乃至生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养成“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对策
现在我们的老师总是抱怨:“现在教小学生并不容易,教师不能教出结果!”当我仔细观察并冷静地思考时,我注意到今天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学习习惯不好!”习惯是知识学习,是技能发展和智力发展的条件。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他们未来的研究和工作也有重大影响。因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俄罗斯教育家乌辛斯基(Usinski)说:“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神经系统中积累的资本。这种资本的价值正在增长,并且一生都对它感兴趣。”可以看出,小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书育人的关键问题。自古以来,教育者就很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曾经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著名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良好的学习一旦养成习惯,学习就将无穷无尽,成为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并且是一种经常起作用的积极因素。习惯是行为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和努力,因此不需要别人监督。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遵守规则。一旦养成习惯,它将成为支配生活的力量。所谓习惯是指不断重复形成的相当固定的行为模式。习惯的最重要特征是自动化。它不需要特别的自愿努力,也不需要他人的观察。它将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规则下运行。一旦养成习惯,它将成为支配生活的力量。英国思想家洛克说得好:“习惯的力量比思想更持久,更简单。”培根说:“习惯确实是一种可以支配一个人生活的持久而巨大的力量。因此,人们应该从小就开始养成良好的教育习惯。”国内外教学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果中有20%与智力因素有关,而80%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在信任,意志,习惯,兴趣和个性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和近代的中外学者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说:“我的生活就像是有规则的钟表。当我的生活结束时,我会停在一个地方,不再移动。”达尔文的“规则”是指良好的习惯,它包括学习习惯。
二、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措施
(一)对数学留下深刻印象的兴趣
俗话说“习惯决定命运”,良好习惯对人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可以鼓励学生发展良好的学习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小学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认知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继续有效的学习。通过集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也将提高,并且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有趣的事物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向小学生教授数学时,请添加很多有趣的因素,例如借用有趣的工具,讲故事,开玩笑等等,并从中获得乐趣,让孩子笑着学习数学,降低孩子对数学的抵抗力,并逐渐培养孩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可以增加赞美减少批评,以激励孩子们学习。如果孩子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则老师可以称赞孩子所取得的每一个微薄的进步,从而使孩子可以找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还有多种方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生的知识和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觉得学习很有趣,让他们觉得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需要。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日俱增,他们的知识日益广泛,学生也会越来越热爱数学。
(二)让学生专注于听力
我们常常会感到沮丧:即使准备充分的课程,完美的计划,也会有学生不专心听课,受到纪律处分,阻碍教师的讲课进度。这时教师不得不停下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直接的方法是“抑制”,停止讲课,然后扫描整个教室,找典型的人,进行惩罚,或请班主任请家长威胁...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教师进行批评时,整个教室的学生都保持沉默。但是等教师继续讲课时,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又会出现不专心听课的现象。但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然潜能,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每次上课时,老师在上课开始时说明讲课的目的。本课程将解释重点和难点。作为学生,需要注意这些授课内容,记住这一点并认真听取这些要求。学生还需要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消除学习的障碍。一些学生没有扎实的学习基础,并且缺少很多知识,一堂新课很难听懂,所以很难专心听。这些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打下坚实的基础,及时填补知识空白,并形成良性学习循环。也有必要加强锻炼,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依靠自我限制和意志力的自我控制,从头到尾专注于听课。
(三)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
通过在小学数学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可以在各个方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小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为了理解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小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人文理念,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为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奠定基础。总结和介绍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总结不仅是老师的事,学生也需要学习。当学生总结问题,对完成的问题进行分类,知道他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掌握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学生才真正地掌握了该问题的诀窍,是以真正实现“以不变应万变”。注意收集错误题型,学生发现解决自己的错误最困难的,但是,这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该问题中有两个重要目标:一是练习他们在实际问题上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接下来的事情是找出自己的错题类型,然后加以弥补练习。此错题类型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很容易出错的习题,另一个就是不能自己解决的习题。但是,现实情况是,学生只是大量的进行练习,并且匆忙地做作业,而不是解决出现的问题,更不用说收集错误了。在当今的教育中,家长常常没有意识到准确性比速度更重要。在小学阶段,因为孩子们喜欢玩耍和跑动,所以如果孩子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可以说将来很难改变。吸引注意力的最好方法是激发孩子的兴趣,然后才能加快速度。当一个孩子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时,他的注意力将会比平常更加集中。当孩子养成做事的习惯时,他就会专心。
三、总结
良好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以及良好的学习养成习惯,可以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教学时,有必要在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运用对数学课堂方法的引导,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寻找方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华晓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解析[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8, 000(011):103.
[2]姜艳.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