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亚茹
浑江区红土崖镇四道岔村恒力光彩希望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打好学生基础的一种学科,学习数学对学生数字应用、抽象理解、数学思想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让跟多的人开始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趣味性,让学生在丰富学习方式的引导下,发展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就成为教师当前需要注重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方式
对于情境教学来说,情境教学是一种生动的学习体验,是利用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带来真实、生动的问题与事件,给学生直观的体验,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记忆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情境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更高、积极性更强,能让学生在最真实的学习方式中,感受数学内涵,提升数学思维,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所以,在小学阶段运用情境教学开展数学教学是合理且恰当的。
一、融合信息技术,让数学知识更加直观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要记忆大量的数学公式、数学定理,还要在不断的理解与想象中,将数学知识变成一个个动画,产生与数学解题的共鸣情感。但是,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不高,再加上教师过于单调的学习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学习体验,将抽象的文本转化具体、生动的画面,学生能够直观理解、快速掌握。对此,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让数学知识更直观,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获得知识,为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例如,在学习“吨的认识”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体会相应的知识。由于物体的质量超过吨位,课堂无法直接展示,这个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吨位的物体动画或者照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同时,教师再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猜测千克是不是最重的质量单位?有一种质量单位要比千克还要重,你们想要知道它是什么吗?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在这样的情境学习下,学生会对这部分内容产生兴趣,都想了解数学本质。这个时候,教师为学生开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运用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直观体验到数学知识,学生有效发展了兴趣,学习劲头也足了,为后续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二、融合游戏设计,展现趣味的数学情境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没有学习动力,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并在教学中,无法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下降。而游戏是一种生动的学习体验,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有利动机。在数学学习中融合游戏设计,学生可以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进行知识的记忆,对知识进行深刻、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以此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发展兴趣,接受知识,记忆知识,从而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4的乘法口诀”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有效记忆。在游戏开展之前,教师按照一定的人数比例,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并将游戏规则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游戏“对口令”。游戏规则为:当教师说出“三四”的时候,小组第一位学生要立刻回答“12”。回答正确会获得一分,回答错误不得分。然后,再由这一位学生随机说“五四”,小组的第二位学生也说出“20”。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获得的分数最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游戏体验,让学生娱乐活动中,增强对数学的兴趣,还能提高对知识的记忆效果,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提高。
三、融合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数学内容
数学中有很多冰冷的数字、图像,单一的学习方法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想法的一种学习活动,能够将数字、图像活跃起来,给学生一种生动的学习展示,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提高。并且,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字的理解、感受数学的体验,更好的理解数学内容,从而有效掌握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将相应的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先演练一遍。接着,教师随机选出一两个小组,让学生上台表演。经过角色扮演的活动后,学生培养出学习的乐趣,会不自觉的想要加入到学习活动中,自愿接受知识和记忆知识,又能让学生看到数学的抽象画面,从而培养自己的数学情感。
总而言之,将情境教学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符合、又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多样性的学习体验中,增强对知识的记忆效果。这样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单一且枯燥的学习感受,让学生眼前一亮,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有效理解,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兴趣提高。
参考文献:
[1]叶明英.建设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之构想[J].小学教育研究,2016.12.
[2]陆荣.试析情境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天地,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