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导”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34期   作者:杨国兰
[导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杨国兰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第五中学
        摘要: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如同拉开的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致敬,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殿堂的门,引着学生登堂入室。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关键词:导入  调动  质疑  联想
        导入技能是指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性质,引导学生进入预定的教学程序和轨道之中的教学行为技能,常常用于一节课的起始和一个问题的开头。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导入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高昂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求知的内驱力,获得学习的自觉性。
        (二)创设情绪氛围,老师一开始就通过幽默风趣,赋予启发式的语言,使学生进入切尔融洽的学习氛围,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获取新的知识
        (三)传达教学意图,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通过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四)位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在原有的知识引出新的内容,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将新知识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导入类型有。以下五种形式
        (一)调动式
在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中,新课导入时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自己地方特色的景点图片,充分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以旅游问题导入,这节课我们应用所学过的知识来研究一下在旅游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去旅游当然要选择一家比较好的旅行社,现在有两家旅行社给我们发来信息。甲,乙两家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相同,并且旅游的价格都是每人400元,甲旅行社表示:可给每位旅旅客七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免去一位游客的费用,其余的游客七五折优惠,应该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师生分组讨论,进行全班交流,典型的思路是:一设参加旅游的人数为X人,甲旅行社的费用为Y甲元,乙旅行社的费用为Y乙元,分别表示两家费用。
        讨论一次函数图形问题及集体旅游问题的图像解法,讨论哪种方法更科学并适当板演解题过程。结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节课导入新颖自然,同时,利用旅游将一系列问题联系在一起,很好在改变了以往应用问题老套路,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教师究竟要教我们什么呢?教学和旅游有什么关系呢?带着疑问,学生思考着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中。


        (二)质疑式
   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应用时,有一个问题,小明把边长为十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然后折合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若已知长方体的底边底面积为81平方厘米,那么减去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呢?利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起到“问题驱动式教学”的目的。
        就是教师提出问题,不仅是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而且给予学生的教学实际。难易适中的问题,让每一名学生进一步萌发了探索的欲望,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问题串层层递进,有梯度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交流,逐步突破难点,同时教学采用的计算、讨论、动手操作及动画演示等手段,更有效地拓宽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各种质量数量关系,进而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联想式
        为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就是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当提出问题思考的问题,或提供救治,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丰富丰富改性材料展,展开联系联想,从而引出新课。
        如在认识三角形教学时,教师可进行如下活动,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找出熟悉的图形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激发兴趣,通过实际演示美丽的图案引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带入学生的学习的情景中。
        教师活动:给出引例图形提出问题:对于三角形的知识,小学时期我们曾经接触过一些,哪位同学能够举出生活用品中实例?与同伴交流,各自找出的找出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举出一些事例,如三角板屋脊等与同伴交流。回答问题思考问题通过以上创设情景,引入新新授内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激趣式
        在学习勾股定理的引入时,以科学故事引入。相传2500多年前。毕达哥,拉斯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发现朋友家用砖铺成的地面图案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我们也来观察一下地面的图案看看能从中发现什么数量关系。这样把久远的数学故事与当前联系起来,极大的激发学生往下学的心理需求。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而且故事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对学生起到道德教育的功效,是德育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五)直入式
        就是直接的引入课题,直接地指明学习目的和要用极言简意赅的语言,或概括学习内容,或讲述课题大意。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兴趣。
        导入技能的方法类型不一,角度各种多种多样,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导入技能的设计和实施中尽量做到结合教材的实际和学生实际并且做到:灵活的启发性,导入的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唤起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其情,引其疑问,发人深思。鲜明的针对性:导入内容,不能游离于新知识学习之外。要与教学内容协调一致,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而有所侧重,只有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材施教导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生动的趣味性:赋予趣味性的导入,幽默风趣,余味无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有益于他们的智力开发。
参考文献:
【1】周月辉. 试论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情境创设的有效性[J]. 当代教育论坛, 2010.
【2】陆慧菊, 卢明. 数学教学中导入"互动教学"理念的尝试[J]. 数学通报, 2007, 46(2):15-17.
【3】李建芳.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新课导入[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 2013(1):7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